第667章(1 / 2)

唐伯虎喝了口茶,说道。

“衡器,真武殿功臣的排名,朕已经初步排了出来,你看看有什么不妥吗?”

眼看着几人说完了,嘉靖拿出一本册子,让黄锦递给了周楚。

周楚接过册子打开看了看,上面写着的正是真武殿功臣的排名。

排名第一的是周楚,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这个排名有积分的话,嘉靖给周楚的积分恐怕会断档式的领先第二名,甚至后面所有人加起来都未必有周楚多。

排名第二的是陆炳,这个排名嘉靖多少带点个人感情了。

论功劳,陆炳是有的,收复安南,还有保护嘉靖个人安危,但功劳方面,无论是周楚还是嘉靖都清楚,陆炳远不如云瑾,当初云瑾在海上荡平倭寇,为大明开海奠定了基础,甚至安南都是云瑾收复的。

收复西藏,也有云瑾的功劳,不过陆炳毕竟身份特殊,还是云瑾的大哥,排在云瑾前面,周楚是没什么意见的,但排在第二,却是有些高了。

排在第三的,是杨慎。

杨慎这么多年身处内阁,为大明可谓是呕心沥血,杨慎就像水一样,水润万物而无声,杨慎从不喜欢给自己邀功,但嘉靖和周楚都清楚,这么多年,无论是对周楚很多决策的坚决支持,还是杨慎自己提出的决策,都对大明有着深远的影响。

排在第三,周楚倒是觉得有些低了。

按照周楚的想法,杨慎应该是排在陆炳前面的。

杨慎后面是云瑾,对于这个排名,周楚并不意外,云瑾后面则是杨一清,杨一清作为内阁首辅,虽说前些年一直在摆烂,但这两年干劲很足,整个内阁的运转和朝廷的运转在他手上可谓是井井有条。

更何况杨一清作为内阁首辅,排名不能太低,嘉靖就是要把杨一清作为一个标杆,用来激励其他官员。

这个排名倒也说得过去。

杨一清后面排的则是林鹿,林鹿后面是欧阳必进和孟继两人,再之后是汪直,然后是王宪、张璁、韩玠、严嵩等一众官员,甚至连海瑞和杨盛斋都排了进去,而且排名还不算很低,如今的海瑞和杨盛斋在南镇抚司正式挂职,算是正儿八经的锦衣卫了。

至于胡宗宪和赵贞吉,如果正式入仕的话,也可以勉强排进去,不过两人还要继续科举,并没有正式在军中任职,暂时没有他们的排名。

“陛下对大哥过于偏爱了,升庵先生应该排在第二,大哥第三。”

周楚说道。

“杨用修和文孚的排名,朕也一直拿不准,你这么一说,确实如此,回头朕改一改,将文孚的排名往后挪一挪。”

嘉靖点了点头道。

周楚这么说,其实也是在变相的保护陆炳,倘若陆炳排在第二,将会被无数人记恨,无数人会想方设法将他拉下来,取而代之,但杨慎排在第二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首先杨慎是大明文人的魁首,又是内阁阁老,这么多年,杨慎一直公忠体国,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关键杨慎不只是对大明和皇帝忠心,能力还足够强,内阁之中,就算是首辅杨一清都比不上他,杨慎排在第二,很少有人会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