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祺不知道现在,官方定的盐价是多少,他先前事务繁多,本身又是勋贵子弟,还真没怎么注意过此事。
但是李祺依稀记得,按照盐政官方记载,湖广、江西、南京一带每盐一斤卖银三分四分,到了嘉靖七年时,每盐一斤卖银一分五厘。
在大明中叶的时候,银子价值逐步攀升,一两银子等于十六钱,差不多也就是一千六百文。
现在的一分银,就是差不多二十文。
也就是说正常市场价格,这海盐拿到集市上去卖,应该是六七十文一斤,品质更好的池盐、井盐能够卖到上百文一斤,至于那些达官显贵吃的雪花青盐则是要卖到两百百文一斤。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灶户花命煮出的海盐,只能卖区区五文钱一斤,这着实太过离谱了一些。
这不是在吸血吃肉,这是在敲骨吸髓啊!
辛辛苦苦地劳作一整天,任由身体被摧残,结果只能赚个十文钱,还不够缴纳那高昂的盐税!
有时还会安排去担徭役,一走就是生离死别,都不一定能够活着回来!
这样的处境,灶户怎么活?
李祺叹了口气,随后便径直转身离去。
老朱在建立大明之前、还在做吴王的时候,就于两淮设都转运盐使司,大明立国之后运司之制被迅速推广至两浙、长芦、山东、福建、河东六地,“都转运使掌鹾事,以听于户部”,其衙门内部层级分明。
这都转运盐使司,设都转运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一人,从四品。副使一人,从五品。判官无定员,从六品。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从七品。知事一人,从八品。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