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自古以来都是百姓自给自足,只在自己生存的环境中生活,不与外界接触,见不到外面的天下,自然就生不出别样的心思。”
“而历代朝廷包括我大明,也通过颁布一条条法令,将他们给禁锢在田亩之中,他们只负责耕种即可,安稳给朝廷增加产出,如此才能江山永固,这是历代帝王的统一想法。”
“难道不对吗?”老朱陛下皱着眉头追问道。
他确实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老朱制定了严苛的户籍制度,不允许任何人变更。
大明立国之后,老朱选择继承元朝的“诸色户计”户籍制度,将户籍分划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民户务农,并向国家纳农业税、服徭役;军户的职责是服兵役;匠户则必须为宫廷、官府及官营手工业服劳役。
这户役制度严苛在于,严格禁止更换户别,各色户籍世袭职业,不容更改,农民的子弟世代务农,工匠的子孙世代做工,军户的子孙世代从军,当然士绅的子弟那肯定是世代读书做官。
这也就意味着,爷爷是什么人,儿子就是什么人,爷爷是个匠人,自己就必须是个匠人,自己的儿子也必须是个匠人,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是匠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辈子都没有变更的机会。
老朱企图用这样的一种畸形制度,来维持整个大明帝国的千秋万代,规定了所有人的身份,并且这种身份是世世代代的延续下去,不能有任何的变动。
其本质上,还是“士农工商”阶级的延续。
士绅继续做官,农民继续耕种,工匠继续做工服劳役,商贾继续游走四方做买卖。
就好比他朱元璋制定的路引制度一样,通过一条条框架,将大明百姓锁死在他们的生存空间里面,不允许出现任何变动,从而百姓安稳了不会闹事了,自然就可以保证他老朱家的千秋万代!
太子标提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先前儿臣也以为,这样做是对的。”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