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用考试就能做皇帝(1 / 2)

重回1986小山村 文琳 1761 字 8个月前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皇太极率军直插核心,直接陷入了危险。

希望越大,失望也更大,最终皇帝决定处置了袁崇焕。

现在,在楚风指导下,皇太极并未能如愿从龙井关等关键隘口攻入内地。

左良玉、杨鹤的大军镇守边防。

而张家地区的晋商亦遭遇重挫,并未破坏北方的重要防线。重要防线啊。

有效地削减了皇太极的物资供应,可以说守护了明朝的运势延续。

而明朝的末落,已巳战役便是序幕的开始。

自那时起,明朝失去了一批重要总兵官的职位,并有一位总督受到朝廷的惩处。

关于袁崇焕的功劳与过错本无必要评价,他在东北的存在,无疑胜过一时泄愤。

"东厂与锦衣卫即是你的锋锐利器,在大明境内诛杀所有犯法者的时机一到,你便将晋升大明正统。

上一代人的自私自利,源自于儒家伦理影响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固化思想。

而现在你作为明朝,所需要的是真心为国奉献和坚守正义的人才。

即便是愚忠之士,忠诚的本质也是值得尊敬的。

这类人为国家服务时最为顺畅。

淘汰一部分,争取一部分,打压另一部分,然后施行政治宽仁之策。

免除百姓的负担,征取商贸税金,推动工业快速发展,确保国家的财政安全。

未来的明朝必然面临多次天灾,这时农业生产情况不容乐观。

在北方建立众多工场后,将能够大量制造各类物资,将来可用此类物资与南方换取粮食资源。

南方的郑芝龙,以及郑氏商队的活动则可以从海外购得粮食,实现物资与食品的稳定流转。

而这正是保障明朝平稳发展的最好国策,并无他途可走。”

楚风起初无意谈及此类话题,担心被人误导。

和一些演艺人员谈论改写历史或让明朝重现生机的想法,自己也会因此沾上这风气。

然而对方的贡献实在是太过显著。

至今,楚风心中仍有疑虑,他们真的能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宫臣,还是过度融入表演的角色?

这个世界真如他们所声称的那样存在着穿越之谜?

为什么自己没察觉?

只看身份证明就信人?

楚风对此不轻信。历史应无更改之处。

上回去市,他曾访馆,

新出版历史,大秦国仅两年败。

历史显然不曾有变,令人自寻逻辑矛盾线。

为何高价珍玩相送?

只为听听他的瞎猜?此言实不可思议!

“楚风所说深刻铭心,东西厂即我锋利。多以示震慑,实施仁慈不收百姓一物一分。

并建工场以防灾备难。”

秦王疑惑于工场所用,

"何谓工场?”

东厂和卫署,监察高下臣。

无需大秦此系统。

他有影密与罗网,回归强兵之计,

至于工场,何以能换得米?关于外国,

彼时知西有一片辽阔陆地——明代西洋,繁华超大明。

乃至火炮来自外国人,

听闻有战舰及海军巨龙,无人敌手。

"工场即产出物资场所,

墨家中可建设,招募平民制造工具,

桌椅,锅碗瓢盆……科技乃首生产力。

发扬墨家技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