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个常委之中,胡小英打过招呼的四个人全部投了梁健,加上胡小英本人,就是五票,金市长的意见果然变得至关重要。金市长面对考察组,他想到那天梁健听说他要把蓄电池项目放在南山县时,那剧烈的反映。他就坚决地说:“我推荐翟兴业,这位干部比较务实,也能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
就这样,会议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票数之和,梁健和翟兴业竟然一样。结果汇报到省委组织组部,组织部长佟伟力早就经省委书聂川打过招呼,他说:“民主推荐结果虽然一致,但是我们也不是唯票取人,还是要考虑人选的综合素质。市四套班子谈话推荐的票数,体现出市四套班子更加倾向于翟兴业,那么我们就对翟兴业进行考察吧!”
一个县长的岗位,对于省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来说,并不会太过在意,并且与他们的利益没有直接的瓜葛。部务会议就通过了,将翟兴业列为考察对象。
第二天,考察组就对翟兴业进行了考察。南山县里,甚至镜州市里都议论纷纷,有人说梁健肯定已经是气晕了。有人说,翟兴业去当这个县长本就比梁健有资历。还有人挖出了当年梁健和翟兴业的恩怨,说这次翟兴业一到南山县,梁健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了。有人猜测,这次翟兴业当了县长,梁健肯定走人了。
梁健对此没有任何表示,他每天就是正常上下班。他甚至连胡小英那里也没有去,胡小英打了电话给他,他说自己没事。遇到这样的事情,胡小英也没有多说。多说也没用。
一个干部必须经历这种考验,必须经历起起落落。有时候,人是需要静一静,才会明白以后的路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