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聪道:“何部长,你是管干部的,那你说这件事该怎么处理?”
何隆华道:“我看再召开次会议,向他们提出批评,如再违反,将严肃处理。”
陈聪对何隆华这样的处理意见,是很不满的。何隆华提出的处理意见,简直就是隔靴搔痒,根本不起什么作用。
陈聪看着赵逵,问道:“赵逵,你什么意见?”
赵逵气愤地道:“我认为根本就不用再召开会议了,也不能再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了。那一次的全市干部大会,就是给他们的最后的改正机会。这么多单位胆敢把市委的规定当成儿戏,必须要严惩不贷。把这八十多个单位的一把手全部撤掉,让他们有多远滚多远。”
对赵逵提出的处理意见,陈聪是满意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刹住公车私用之风。
何隆华立即就对赵逵的意见提出了批评:“赵逵同志,咱们作为领导干部不能意气用事嘛。公车私用这个顽疾,只能是慢慢解决,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要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如果他们还不改正,再对他们实行严厉处分也不迟。”
赵逵对何隆华的说辞很不以为然,道:“何部长,咱们召开的那次全市干部大会,就已经是给他们最后的机会了。如果再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会让下边的人说咱们市委没真事。顽疾必须用猛药,不用猛药,根本就不解决问题。”
何隆华和赵逵两人争论起来,谁也不让谁,最后,两人都把目光看向了陈聪。
陈聪很是沉稳地道:“你们两个不要争论了,咱们召开的那次全市干部大会,已经把制度规定和处罚措施讲的非常清楚了,赵逵说的很对,那次的全市干部大会,就是给他们的最后通牒,也是给他们最后的改正机会。如果再给他们改正的机会,那咱们市委下达的命令,那就真的成了儿戏了。今后也不会有人再听从咱们市委的指示了。赵逵,按照处罚措施,如果故意隐瞒公车数量,不按规定喷公务二字,将会采取什么处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