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嗐,不自在什么,都是同一个村子,以后你去京城,见面次数少了,想麻烦都麻烦不了。”
清如笑了笑,也不再劝说下去了,几个老人拄着拐杖慢悠悠陪她们往村子中心走去。
这个时间段,孩子们都在上课,她不好过去打扰,便有心去看看稻谷的收成。
其中一个老人家注意到她的视线,便替她介绍一番,“老夫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长得这么快的稻子,依着县太爷身边的人说,这稻子适合一年收两次,也就是说,以后咱们不必饿肚子了。”
清如听了心下欢喜,更加确认了朝廷是从外面找到了占城稻,证明她那个穿越前辈没白来一趟,至少朝廷有官员确实将他的遗愿给完成了。
不过她还是感概了一声,找了整整五十年啊,太不容易了,她都要喜极而泣了。
通讯不发达就是这点不好。
她能找到柠檬,简直是有如天助一般。
清如现在对于玉米地瓜土豆不再那么着急了,假使在她有生之年找不到,那就学这个穿越前辈,将图纸给留下来,以待后人出海去寻找。
至少李家的分支已经出海去寻找了。
有个老人接着说道:“那人还说了,等谷子适应了之后,以后从育苗到收成,时间可以缩短到五十来天,不过老夫还是存疑。”
清如也存疑,“或许是要经过一代代的培育吧。”
但如果是在闽越那一带,确实是可以的,地域的问题,在崖州还可一年三熟呢,这只能看占城稻适应当地的气候到哪种程度了。
看过稻子以后,一行人就来到广场这边,张秀才决定在这里设宴款待清如的回来。
“准备的有点匆忙,都是村里人自发拿家里的菜过来,我也让人去李家村买几只鸡鸭回来烧。”
清如看这么大的阵势,差点吓坏了,连连摆手,“哪里能这么破费呢,可别……”
话还没说完,翠儿的娘就一脸喜笑的过来迎接,“咳,这一点小钱不算什么,清如姑娘啊,我儿宁成怎么没跟你回来呢,还有这次带回来的东西也太多了,怎么能如此浪费钱财呢。”
清如无语了,这有了女婿就忘记女儿可还好,而且给娘家婆家准备东西的是翠儿吧,她都忍不住替翠儿掬一把同情的眼泪。
扯了扯嘴角,勉强一笑,“周宁成是回来的,但在东城下船往府城办事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
这次周宁成是替萧行之给梁州赵刺史传递消息去了,估计是不会回丘县来了,但这事清如不能说出来,只能含糊给过了。
翠儿的娘也不是真要见一面,她只是想在村民面前炫耀一把得了,几个人直接翻了个白眼,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三柱的娘连忙拉走了翠儿的娘,场面顿时正常多了,张秀才笑着摇头,“当初周宁成偷跑了出去,谁能知道浑小子都能混到京城去吃口饭了,实在是了不起,这还多亏了清如姑娘的伯乐之眼。”
清如连忙说不敢当,她更关心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就问张秀才,“宁东哥平常要教孩子,回来又要自学,会不会耽误他考取功名,咱们要不要去外面请个先生过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