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了解(1 / 2)

薛连芳内心是惊呆了,他心想这也便宜过头了吧,不过一下玩心又起,连忙虎着一张脸,装模作样的沉思半天,最后学他大哥,来一个讨价还价。

“三十七还是贵了一点,薛家和萧家这么熟了,要不这样吧,三十五文钱一斤。”

本来他以为会等来清如的讨价,这样自己就能顺着话题,装作大肚的同意她的三十七文一斤。

没想到的是,清如没有讨价,她反而是转向萧行之那边,小声的询问,“要再低一点么?”

这可难倒了萧行之,他一个猎户怎么可能懂得生意上的弯弯绕绕,就见他无奈的朝着薛连芳说道:“价钱一事,行之是真不懂,还请连芳兄和内子商定就好。”

清如斜了萧行之一眼,“现在是我要不要降低价钱,你同他说有啥用。”

她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降低一点,“看在我夫君的面子上,就算你一斤三十五文钱了,再低下去,我可不卖了。”

这下换薛连芳不太好意思接受,“额,要不……算了,就随你的意思。”

本来想说恢复到三十七文一斤的,后来想想这样太过扭捏,不符合他的性格,就几文钱在这里扯皮,他都嫌臊得慌。

价格谈妥后,自然就没清如的事,会有青松过来帮她拟写契约。

清如也是来城里住之后,才知道萧行之一直在教青松和青柏两人识字算数。

识字比较难一蹴而就,所以萧行之是拟写好一张契约书,然后一个字一个字让他们背的滚瓜烂熟,再一个字一个字练习写下来。

这种填鸭子教学,还真让青松两人可以自己写出一张固定模板的契约来。

契约的格式和用字都是有一定要求和法律规定的,因此清如根本就不必太担心会出事。

而且按照她穿越到大商这么久,才发现大商人其实对契约一事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看重,他们更看重的是按压上的那个签字和指印。

说白了,这是一个靠着血缘亲缘和相邻四坊互为证明的年代,一张纸的证明还比不上街邻的一两句解释来得有用。

所以为什么这年头是要搞好街坊的关系,关键时刻能救命,也能致命。

清如出了院子,还在想着什么时候去附近的邻居家走动走动。

托了萧行之孤僻的性格,街坊的邻居隔了有一段距离,这宅子占地面积相当大,几乎就是和旁边人隔了一条巷子了。

她出院子刚要往西锦院走去,就看到余大急急匆匆走了过来,“太太,去医馆的下人已经回来了,正在门外面等待问话。”

清如就让余大将下人带到会议厅。

会议厅设在西锦院和南和院中间的那个院子里,去医馆的人,是萧行之先前从三十多个人中给选中的一个,浓眉大眼,肤色偏黑的小伙子。

对方一脸紧张的朝着坐在主位的太太行礼,“禀报太太,医馆里确实是有一位来自小丘村的人在看诊,姓赵名柏,年纪在十二岁左右。”

清如内心还在惊奇这人汇报事情,一板一眼,简直就是个无情的描述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