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流民安置(1 / 2)

清如听到老师傅说,“你不觉得周遭的流民少了许多么?”

这么一说,她还真是发觉了,“对哦,一路上看来,窸窸窣窣的,在双林寺庙前,也没见到多少乞讨的人了。”

“是这样的,城里都在流传新任县太爷的事,传了好多事,其中就有一个关于安顿流民的事。”

清如屏住呼吸,直觉告诉她,这个老师傅将要说个不得了的消息来。

“传言,县太爷要将这些流民打散,分到治下所有村落中,也就是说每个村落都能分到五六户人家。”

清如吃惊,原先她也曾经想过这些流民该怎么办,按照她的观点来说,最好是将这些流民安置在一个需要建设的村落里最好。

萧行之听到这话便问她,哪个村落在她看来是需要建设的,清如第一反应答的便是沙林村。

这个村庄因为靠近群山寨的关系,田地常年荒着,就是山寨上的农户也不可能抢田地去种,因为时常下山种地会引来官兵的劝降。

群山寨头子就是靠着洗脑的功力,才笼络住这群农民,若放着这群农民和官兵接触,相信很快的就会倒戈。

就因为这个原因,反而导致了沙林村开酒肆的最多,种地的最少。沙林村有大片大片的荒地需要人去开垦,丘县周遭有那么多的流民需要安顿。

将人安排到沙林村,是一箭双雕的事。

然而她刚说完,萧行之就给摇头否决了,萧行之说,“如果他是县令,他不会采用这方法,也相信这位新上任的县令不会这样做安排的。”

清如后来追问下,萧行之才告诉她,“只有打散了人群,才能保持稳定的生活状态。

沙林村的村民看着是少,但也有五六十户人家,这些流民若是抱团生活,不容易融入这个村的生活,还会和现在的村长争夺权力。

倘若没人管,遭殃的便是这个村原先的人家,既然一开始就能在山匪手里讨生活,原先的人家自然不是好惹的,新旧村民冲突只会加剧。”

清如当时其实不太同意这个论断,在她心里,农民有地种田就能安定下来,哪里还有力气去搞那些幺蛾子。

现在听到老师傅的话,她顿时就想到萧行之的话了,不得不佩服,于政治眼光上来看,他确实是比她高多了。

她是小丘村出身,自然也关心小丘村的来人,再次询问,“每个村都会有么,如果这样,流民就有上千人以上,这也夸张一点了吧,上千人,这个冬天县令是怎么安排他们的?”

“小娘子你是新入城的么,整个冬季,这些流民都安排在寺庙里,老头子听说了,白马寺能容纳五千人以上,当然了,这次也没那么夸张,七八百人是有的,别看双林寺这么小,三四百人也有的。”

嗬!清如是真的惊呆了。

如果符号实体化,她应该已经被感叹号给压弯了腰,“太惊人了,寺庙是如何容纳这么多人的!我去白马寺拜拜过,每个佛堂里都住人也不可能容纳那么多的啊!”

老师傅奇怪的看了她一眼,“怎么会安排在佛堂里,这不冲撞到佛祖了,小娘子应该是没到过白马寺的后院吧,那还有三个院落,其中就有舍和房若干,住不了的在院子搭个棚子就是了。”

清如汗颜,她还真没去过,白马寺也只是和李映雪同去一次,待不了多久,她们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