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运气为上(1 / 2)

“资料肯定是有用的,就看人怎么去利用了。”清如她以前读书就是这么过来的,老师讲解例题,自己去理解透彻,以不变应万变。

“诗这方面我们先不说,但赋、策和论多看看别人的文章,可以从中学到他们写文的思路,只要学到破题的要义,那这文章就成功了一大半。”

最怕破题没破好,离题千里,那后面写的就都是废话了。

李映雪眨了眨眼,她从来就没想过应举时是如何去思考的,毕竟她的女西席先生也只会教她一些做人的道理,更多的还是侧重于女德这方面。

她极其不解,“可我父亲看过的范文没有上百也有五十,但他到现在仍然还是童生,这是为何?”

清如想说,要嘛是读书的方法有问题,要嘛是心态有问题,既然都能中童生了,智商肯定没有问题就是。

可这话直白说了就有点伤人,她便委婉的提出,“我并不知道你父亲和兄长平常是如何读书的,但考学一途却是需要有非凡的毅力的,

它不仅需要有聪明才智,更需要有大运,不然每年那么多人考科举,为何就那么几个中了呢。”

李映雪微微蹙眉,“我曾听兄长说过,能不能中,还得看考官的喜好,但这些年,揣摩考官的喜好似乎也常常跌了跟头。后来我兄长得出了结论,便是有人在故意散播假消息。”

清如:“……”

这年头为了竞争,文人也是卯足了劲头,三十六计各显身手。

在现代是有统一的答案来打分数,就是作文的取分也是按照点题了就有基本分,再加上没有离题太过,一般分数不会低到哪里去。

可在大商,分数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考官的心情和喜好,公平之下暗藏的不公平。

清如跟着点头感叹,“诗赋和策问确实得先入了主考官的眼才行,否则写的再好,也是白搭。”

有些考官好务实的,有些考官偏儒术的,有些考官喜好老子的道德经的,更有甚者研究春秋的多了,他们就更希望在策问里看到有提出这些论点和自己看法的。

无解。

李映雪哀叹了一声,“我父亲确实是运气不太好,他有一年遇到的考官是偏好孔孟之道,这是他最擅长的。

但在写到一半时,他实在憋不住,需要如厕,之后卷面上就盖了一个戳子,影响了卷面印象,那次名落孙山,对我父亲打击过大,后面再也没起来过。”

清如猛然听到李映雪说出家族里这么私密的事,一下不知作何反应,不过同时也知道了,原来考试的时候上大号是可以上厕所的啊,都怪电视剧害人,她还以为是在自己准备的恭桶里解决……

李映雪也觉得这事拿出来说不太雅,便讪笑一声,赶紧转移了话题,“那啥,周家的人目前就一个进考场么?上次在码头看到的那个长得好看的,他也去考不?”

清如噗嗤一声直接笑开,“这话千万不要让周宁成听到,那厮作风可不好,我这是手底下没人,不得不找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