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讲到一半看到清如做的炭笔,便说了,“你这笔看着还挺方便的,到时也给我留几支。”
这个时候,清如总不能摇头拒绝吧,于是她很大方的回了句,“我庄子里还有十根炭笔,全送郑大夫了。”
说完心里就在滴血,这炭笔太费时间了,回去又要制作一批了。
郑老大夫满意的顺了顺自己的胡须,点头,“不错,十根足够了,也算你有心了。”
有了这十根炭笔,郑老大夫就额外说了一些他所听说的,“枸杞并不是梁州特有的,如果你是想摘枸杞来卖,估计竞争不过那些药材世家,而梁州销往各地最多的药材也不是枸杞。”
清如心下一个惊喜,她压低声音询问,“郑大夫,您想说的是赤箭和杜仲么?”
赤箭便是天麻。
这下,郑老大夫当真是不敢小瞧面前这个女孩,他诧异万分,“这两味药你竟然也知道,告诉老夫,你还有什么不认识的,干脆来当老夫的弟子?”
这资质看着比他那个药童还好啊!
清如得到这么一个意外之喜,哪里能错过,她激动万分的翻开本草经,“郑大夫,您看,这两味药都是和枸杞一样,均属于上品,当初我看到时就有在思考了,特别是生长地,离梁州很近呢。”
郑大夫对这本书自然相当熟悉,不过这次他还是认认真真一个字一个字看了过去,“确切来说,这里很多草药离梁州都很近,但仍然要属生长的药效最好。”
他摸了摸胡子,沉吟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商家都信奉这话,因此才会不远千里过来采购。当然也有不缺那黑心商家打出一个口号,实则是自己在园地里偷偷种植的。”
清如汗了一下,总觉得有被内涵到。
她抹了一下后劲细小的汗,虚心请教,“大夫的意思是说,如果我在梁州采到赤箭杜仲,就得在药材上标明出自哪里是吧。”
郑老大夫奇怪的看了她一眼,“采到杜仲倒算你慧眼识天材地宝,但赤箭你怎么采?难不成你去采摘赤箭树?”
清如愣了愣,不懂老大夫为何有此一问,“我曾经见过赤箭的样子,类似茯苓那样,一块一块的。”
看到郑老大夫那一脸不敢苟同的神情,清如声音顿时小了去,她觉得对方看自己就像在看傻子似的。
郑老大夫摇了摇头,皱着眉解释,“你这说法,我完全可以确定你根本就没见过赤箭长什么样子,本草经里面记载的赤箭,原名实则是赤箭芝,你知道什么是芝不?”
清如脱口而出,“灵芝?”
老大夫被她给逗笑了,“知道灵芝就好办,就像你所说的,赤箭是一块一块的,你认为有什么树木可以长成一块一块的?”
清如顿时汗如雨下,她完全是无知无畏的那种,她试探的问,“所以这赤箭芝是长在地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