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一消息告知给郝庄头知道后,清如便回到自己的书房里,开始翻看那些未看完的农书。
今天三柱的娘送给她的消息价值相当大,间接提醒了清如,如今的亩产量完全是靠着谷种和耕作二者结合来提高的。
在同样辛勤耕作的情况下,谷种就是关键了。
粮铺里的谷种卖的价钱是平常吃的谷子的八到十倍,可见农户对谷种是多么重视。
不过谷种这么贵,大多的农户都舍不得花大价钱去买,而是自家从上年挑选好的给留下做了种。
也就只有清如一清二白的身价,才会去粮铺购入那么多的谷种,像李家这种地主,更是不会缺谷种的,所以他们可以从天南海北来挑选好的谷种。
“不过看样子他们的谷种效果不佳,”清如一边翻看书籍一边自言自语,“好的谷种是可以抗旱耐涝的,我记得以前上历史课,老师有说过的,古代确实是有这样的良稻的。”
想了老半天,还是没有个印象,她干脆找出舆图出来,看着上面的地名发呆。
“这现代的地名,我倒是能记得清,可古代的地名就令人头秃,上次大牛说了那个罗越国?唯一可以确定的便是天竺了,似乎东南亚这块平原比较多,种稻子的也多?”
清如在上面做了个记号,摸着下巴开始思索,“我要不要赶紧组个航海船队,不然空有一身的想法,却无力施展。”
她一个人就在书房窝到了傍晚时分,还是丫鬟过来提醒开饭了,清如才惊醒过来。
“老爷在客厅了么?”她起身做了一个伸展运动,边问夏桐。
“还没呢,夏桐先过来太太这边的。”
清如点了点头,“下午庄子有什么事发生没?”
夏桐摇了摇头,“没啥事,我和夏杨在厨房研究冷饮,而春柳姐她们则是去了酿酒坊。”
说到酿酒坊,清如就想起了滢水和泉林两个庄子,“最近,青松和青柏是不是轮流往外跑?”
“是的呢,郝庄头给他们两人一辆马车,用于来回,去的时候也会带上进宝叔或者邹虎哥。”
“这事办的不错,出门在外不方便,就该准备齐全一些,马车上也要给准备吃的喝的,还有用来挡灰尘的围巾做好了没,可以分发下去。”
“今天上午就给了郝庄头,由他去分发。”
清如听到这里就放心了,“行,有给就好。”
她到客厅时刚好见到萧行之过来,便笑道:“难得看到萧大哥这么准时在饭点到场。”
被她这么一打趣,萧行之就觉得有点好笑,“这是在抱怨我以前让你等久了吧。”
清如抿唇一笑,在他对面坐下,给他倒了一杯冰镇过的果酒,“尝尝,酒劲不会太过,但也不会太甜,适合吃饭的时候就着喝。”
萧行之尝过之后,赞了一句,“喝这种不容易醉,就该送几坛给连芳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