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檀木箱子(2 / 2)

徐向荣哈哈大笑,“是这样,说你格局大,还真没赞错,徐某愧不如你。”

他话题一转,“行,檀木箱子对我们跑船来说,是最经常用到的,资源自然也是最多的,你要的话,徐某就便宜一点折算了去。”

他招来船上的管事,对方拿着算筹噼里啪啦一通算下来,这一排排的丝绸加檀木箱子的铜钱便确定了下来。

清如内心跟着算了一遍,很快就点头应下,“先生算的没错,就按照你说的价钱来抵了。”

徐向荣和管事的大大吃了一惊,“你不用拿算筹核对?”

“我从小就学了速算,自然不用算筹。”清如说完便挥手让自己的车夫过来搬走箱子。

徐向荣这下真的对一个娘子佩服的五体投地,“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也是徐某喜欢跑船的缘故,见识多了,就觉得自己的不足越多。”

听得清如噗嗤一声直接笑开,“得了,徐公子不必如此自谦,你一个跑商的,在丘县认识的人比我还多,这是你的人脉优势所在,是我比之不如的,作为商人,会不会算在于其次,重要的还是所认识的人。”

徐向荣征愣了一下,苦笑着摇头,“今天真被萧娘子打败了,看得比我还透彻。”

两人谈话间,东西都跟着搬完了,清如的车队又回去载第二趟,而她就不打算跟着回去了,直接在码头等结账。

她在四处溜达了一会,因为搬坛子的动静,引来岸边停留商船的注意,好多人都在打听刚刚的交易。

四百坛子的交易量在他们看来不算是太大,但还是得考虑到这里是李家村,补给的话,一般不会同时间补给这么多的同一类东西。

就有认识清如的李家村之人在码头抗货,听到了便主动介绍了一番,“她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萧娘子,有自己的车队,听说还有自己的酿酒坊,可风光了。”

打听的人纳闷了,“酿酒坊?你的意思是说,她酿的酒很好?”

听到酿酒二字,行商的人敏锐的直觉便认为刚刚交易的坛子里装的是酒,因此才会有这么一问。

回答的人挺自然的点头,“算是吧,我们丘县最大的酒楼福满楼,就是从她那里进的琼华酒,卖得可贵了,不好怎么会卖得这么贵,不是吗?”

商人听完陷入了沉思,随后便谢过这小兄弟,匆匆离去。

清如不知道这个角落发生的事,她的车队第二次到来引发了码头上的议论,好多人都在感叹环河庄子的萧家娘子太会了,一下就卖出这么多坛酒。

甚至还有人在说,“萧娘子这么发展下去,就是第二个李家了。”

立马就有人反驳,“李家有个做官的祖先,还有个码头,这萧娘子远得很呢,除非她以后生个进士儿子,或许有望追平李家。”

刚刚感叹的人想想后也觉得是,“你说的没错,生意做大还是得有个当官罩着才行。”

他们的对话一个字不漏的进了清如的耳朵,她深有同感,可这事真的急不来。但同时也敲响了她的危机感,靠山还是得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