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她还是低估了程家的厚脸皮。
清如评价了一句,“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听得李映雪捂嘴直笑,“这话我也经常在说,程家为了抢占丘县的生意,真的无所不用其极,就连福满楼的掌柜祖先是御膳房的厨师都要大力宣传一番,鬼知道是真是假,可是平民就吃这一套啊。”
她苦笑了一下,“想当年我也是听到这名号,辛辛苦苦的潜进了福满楼去吃了一顿,现在想来,真是令人无语了。”
清如一想到那场景,直接笑了出来。
两个人说说笑笑,那三百坛酒就已经清点完毕,清如便过去结算剩下的一半余款。
她看到地上的檀木箱子,突然转头问李映雪,“你们结算都是用什么的,丝绸,茶叶还是瓷器?”
李映雪对清如向来是有问必答,直接说了,“少量的瓷器,茶叶丝绸居多,还有就是像你要的檀木箱子,凡是跑船的,最是缺不了的。”
这和清如想象中的不一样,她纳闷了,“不是说瓷器最值钱么?不管是大商还是海洋外面的国家,最热衷的便是买卖瓷器了吧。”
“是这样没错,”李映雪点了点头,“但你还没跑过船,所以不清楚,这年头,不管是过那个关口,瓷器都是要收税收的。
我们大商收的可能更少一点,但在海上,他们的关卡对瓷器征收的税费听说非常高昂,不过再怎么高昂都高不过瓷器带来的利润。”
清如还真是第一次听到。
她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年代的一个生活小白,什么都要靠别人来科普,看来经商这条路,远没有她想象中来得轻松。
李映雪跟着她的视线扫到地上的檀木箱子,笑道:“檀木箱子和茶叶,海外的关卡不收税费的,这对于海运的商人是一大幸事,所以很多人才会将茶叶做为填充物,装在放有瓷器的檀木箱子里。”
这事,在刚刚之前,刘家兄弟就已经科普过了,不过李映雪的话说的更是详细,就是因为不收税,激发了商人钻空子的天性,他们既想要多赚钱又想要少交税,茶叶作为缓冲物就应运而生了。
清如的船队就要组建完成了,她现在更关心河运,于是便想打探大商对于茶叶等物品有没有征收赋税。
李映雪听完她的问题,点了点头,“自然是有的,茶叶先前是没有征税的,但于前几年突然颁发了征税制度。”
她左看右看,见没有人在身边偷听,这才在清如的耳边悄声说,“有人说,突然颁发这制度,很显然,朝廷国库空了!”
听得清如后背直冒白毛汗,她下意识的用手抹了一下后颈,缓下心神,“这对我们经商的,反倒是大大不利。”
李映雪心有戚戚焉,微微点头,幅度不敢太大,怕引来旁人的注意,“是这样没错,这几年,商铺的税收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