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和我哥会陪我们过去。”
清如了然,这是全家出动了吧。
说了一会儿话,张翠儿就起身离开了,撑着她的油纸伞,慢慢的消失在视线中。
冬节前两天来打酒的人特别多,这天反倒是少了下来,很多人会趁着这个时候回趟娘家或者那些分家的会聚到老大家里吃上这么一顿。
而张家,则是在这天,开宗祠进行祭祀,张秀才家出了一头羊,而张秀才的二叔张德则是出了两坛酒,这酒还是在清如这边定下的。
其他张氏族人,没有钱的,就出发糕或者饼子,清如就去围观了一下,就见到村里张姓的男人,很多都挑着一担担的饼子糕点往祠堂里去,女子不能参加祭祀,而主持祭祀的便是张家的族长张厚。
张曾叔公一共育有四子一女,女儿是嫁到了李家村去,现在年岁大了很少回小丘村来。
四个儿子分别是叫,张厚,张德,张载,张物,连着叫便就是厚德载物。就这四个名字,还是当初曾叔公跑到白阳道观好不容易求来的。
事实证明,取的名字确实不错,张家一代比一代出息。
张厚是长子,张曾叔公在主持分家后,便一直跟着长子过。
而村里的秀才公张温便是张厚的长子。
张厚会当上张家的族长,很大方面,是有一个秀才儿子。一个家族能出一个读书人,是很不容易的,在古代,寒门难出贵子,往往是倾尽一族之力来培养一个读书人。
那要问清如,族里有一个秀才会给族里带来什么方便,她自然是不知道的,但要随便拉住一个张家的人来问,每个人都会是与有荣焉的告诉你,张秀才可是小丘村的骄傲!
具体什么骄傲,他们也说不出个一二来,但这不妨碍他们对家族的向心力越来越浓厚。
除了李家村、上河村,再来便是他们小丘村出过秀才了。李家村更猛的是,他们还出过一进士,虽然是好几代以前的事了,但这不妨碍村民对李家村的畏惧和向往。
或许是外姓人,也或许是穿越过来的,清如始终无法融入这种难以理解的宗族感情,在她看来,不管是张家周家许家赵家,在她看来都是生活在小丘村的村民。
萧家只剩两个女的,自然不能去祭拜先祖,倒是清如在这一天傍晚,看到萧夫人边抹泪边往火盆里烧纸钱,连清如的到来和离去,她都没有发现,一看就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过了半个时辰,清如再过来的时候,萧夫人的院子里,房门紧闭,只余留两处的灯笼散发着幽幽的光芒。
清如心想,萧行之还是赶紧回来吧,不然这样下去,萧夫人也许要撑不住了。
冬节过后,张翠儿又过来找清如聊天了,这次,她说起自己在白阳道观见到的种种景色,眼里明显的,有着先前不曾见的,点碎的星芒。
那是一种处于激动兴奋之时才会出现的,可清如听了她说大半天的话,也没能理解出,景色有什么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