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如自然只能答应了,她还能说什么?难道说你们这样是迷信,那她就不用在萧家甚至是小丘村混了吧。
等到子时一到,远远的可以听到敲钟打鼓的声音,清如不知道是远方的李家村在敲还是小丘村的人在敲。反正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开始传来点燃爆竹的声响。
清如跟着萧行之给萧夫人拜年,“娘亲婆母,祝您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萧夫人看着萧行之,眼里有着欣慰期盼和疼爱,反正在清如看来,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
还没等清如回过神来,萧夫人便淡淡的说了句,期望明年能听到她为萧家开枝散叶的好消息。
清如被雷得不轻,忍着尴尬,扯了扯嘴角,假装羞涩的点头示意。
送走萧夫人后,清如便收拾了碗筷,跟着萧行之来到了院子烧爆竹,弄完一切这才回了卧房,在萧行之回来后的隔天,他们就搬到了正房里的火炕来住,而萧夫人仍然是住在她的偏院里。
清如将自己收拾干净,这才上了炕,萧行之此刻盘着腿坐在火炕上翻看书本,他们两人如今是一人占据一个角落,各自安好。
将油灯搬到炕桌上,清如拿出舆图,再次描画了起来,主体她已经画好,剩下的便是补缺补漏。
等她写完最后一笔,这才转了转脖子,发现萧行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坐在她身边,对方的呼吸放得极轻,以至于她画了大半天,都没能注意到他人的存在。
萧行之指着南方的一个点,问她,“端州?梧州?浔州?我这张舆图上没有标注的,你怎么就知道了?难道还是行商告诉你的?”
他是真的难以理解了!
清如没有回答,反倒指着这条河道,“你这边都有标注河道出来了,证明南越可以直达通海,为什么周边的县城都没能标出来呢?”
萧行之沉思片刻,指了一条路给她看,“因为行商们很少会在你标注的地点休憩,况且,行商通常是走这条路,从益州到蒙夔岭经拓东到通海,这才是行商最常走的路。”
清如看了老半天,才恍然大悟,“就因为西京和东都是行商往来最多的地方吧。”
萧行之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清如想着,这个时候,应该是以西京和东都为中心辐射点,向四周延伸,形成了国内外往来的交通路线。
这也就能说明了,为什么萧行之的舆图越到南方会越简单,他上面标注的地点估计大多也是从行商那边得来的。
而南越的路线这么简单,相对的,刺桐港这块反倒是标注了苏杭明路线出来,她只能推测,南越这个时候的码头港口还没正式形成,也就是说如果她想将果子酒卖到国外去,那就得从刺桐城的码头走水路才行。
想到这里,她便拿出另一张纸来,仔细的将这一水路给登记上去。
萧行之看她忙着等级路线,不欲多说是如何知道地名的,也就没有再坚持问下去。
一个晚上就单单看她誊了另一张的交通路线出来,萧行之对她的毅力感到了莫名的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