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行之脚步顿了一下,脸上看不出喜怒,黑漆漆的眸子看着阴沉沉的,“不用,我还有。”
许清如沉默着走回去。
院子里的那口井,花去了萧行之年底的存钱。
最近他上山次数越来越多,许清如心有愧疚,她这次连想起间茅厕和浴室的想法都不敢再提了。
回到家里,她就开始琢磨了,不管怎么样,在古代还是得有自己的一套房才行。
在村里建房是不可能的了,一来她并没有宅基地,二来萧家的房子够大了,她起房就容易招人怀疑。
于是许清如将眼光转向了丘县。
吃完午饭,许清如有午休的习惯,这个时候,萧行之一般会去砍柴拖回来晒干存放,用于过冬用的。
许清如闪进了空间,坐在电脑前,点开桌面,里面有个文件夹,是自己近一个多月来登记的账本。
葡萄酒共卖出五百坛,一坛卖四两二钱,得银二千一百两银子。
扣除坛子费用五两,白糖费用七两五钱,人工费和果子她就忽略不计了,净得2087两外加五钱。
菊花酒共卖出三百坛,一坛卖五两二钱,得银1560两,扣除坛子费用三两,白糖费四两五钱,蜀黍十四两四钱,再加上野菊花,其他的原料等,净得1500两。
她点开计算器,同等坛数算下来,发现还是菊花酒更赚钱。
别看她加的原料更多,得益于空间机器出酒率,根本不用担心出现一百斤原料酿出二十斤酒这种亏本的事。
空间里存放了三千五百两整的银子,散银和铜板共计有六十多两,其他的都用在了买粮食和布料上。
将明天去县城要买的东西给列了一张清单,许清如就从空间里出来,拿起针线篓,给自己缝了一套里衣,包括上衣和长裤。
终于理解了古代姑娘女红为什么会那么好了。
平常没什么娱乐,不下地那就只能窝家里做些缝缝补补的工作,重复工作做多了,不会也得熟练了。
做了四套睡衣的许清如表示,她的针线工是一日千里呐,可喜可贺。
翌日。
一大早起来将院子打扫完,再去厨房摊五个鸡蛋饼,出来就看到萧行之从东厢房过来。
自从有了水井,萧行之便每日一早给萧夫人提水,装满水缸后他便会再次到山脚下,这次不是挑水,是去捡柴薪。
越临近冬季,捡柴薪的人越多,路过萧家院子的人也多了起来。
许清如走到院子门口等萧行之回来吃朝食,就碰到了好几拨小孩。
他们或背着或拖着,三三两两的路过,有孩子好奇的看了她几眼,大多的是来去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