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聘金(1 / 2)

许清如眨了眨眼睛,笑,“猜的,直觉吧。”

“三年清知府”这句话她可不是白念的,三年一个任期,这位县令做了五年,说明他是留职了。

在许清如看来,县太爷并不是百姓称颂或者朝廷嘉奖留下的,那就是他升迁无望。

更大的可能是被他顶头上司给忘了,毫无存在感。

在同一个县做六年已经是到头了,明年不管政绩如何,他都是会调走的。

如无过错,又没有做出重大贡献的业绩,一般是采取平调。

这个县太爷一来就定下进城费,可见他当官的主要目的还是在钱这块,至于能否高升,那就是凭运气了。

为了以后更好的敛财,他在位期间就得努力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而上一任的县令就因为洪水救灾不力,给摘掉了乌纱帽,所以这位县太爷一来就大力整治水利。

在许清如看来,还算是有所作为的,已经行了九十九步,最后一步可不得更加把力。

今年冬役修好水坝,确保来年雨水季节能拦住大水,那他就能安稳的平调到另一地方上任。

许清如猜测的是县太爷的心思,这话可不敢说给旁人听,因此在三柱的娘问起时,也就只能傻笑略过。

三柱的娘果然没有深想,她继续说着村里鸡毛蒜皮的事。

“小牛家里,我问了,这次是他大哥去服役,荷花家的是她二哥过去,翠儿家也是她二哥,桂圆家的则是大郎过去,唉,都不容易啊。”

许清如问,“小牛的哥不是也在城里做工,怎么会家来服役?那他的活计咋办?”

“我偷偷跟你说,大牛的东家将铺子给卖了,他只能家来找新的活计,这不还没找到嘛,就遇到了服徭役。”

许清如啊了一声,她随口问了一句,“大牛哥之前是在做什么的?”

“在一间布铺当伙计呢,大牛会数数,在城里容易找到活,我们大柱数数就不行了,现在还在学,不过听说他店里的掌柜不太会教他们。”

“嗯?”许清如一脑门的问号,“布铺?数数?”

她已风中凌乱,不知该先关注哪个问题先。

三柱的娘以为她是没听清,便再重复了一遍,许清如就只当做没听过布铺倒闭这个消息,问了另一个问题,“村里想要学数数,是不是只能去城里当学徒了?”

“是啊,村里又没有学堂,”三柱的娘酸溜溜的道,“大牛这孩子就是机灵,还晓得去找宁东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