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柱的娘嗤了一声,“那都是骗人的,早先就有人上门要给桂圆说亲的,聘礼不多,被桂圆的娘给轰走了,多留两年便是那时候传出来的。”
“现在,听说你有稔叔家的大郎有意娶桂圆这丫头,周家愿出十五两的聘礼,啧啧,可真够有诚心的。”
三柱的娘说得也是酸酸的,十五两银子在小丘村可是能够一大家子吃喝半年了,而她家的张大花早些年就嫁到隔壁村去,没有这个福分,偏偏她就生了这么一个女儿。
许清如惊讶万分,“有稔叔,那不就是周叔公家的孙子,对了,有稔叔家的大郎,我记得是今年才从私塾里家来,他不考秀才了吗?”
周叔公育有四子一女,四个儿子分别是周田喜,周田悦,周田平,周田安。
这四个算是和许清如爷爷许成安同一辈的,和她爷爷关系挺好的。而周叔公是跟着周田喜一家子住,在张叔公分家不久后,也跟着分家了。
周有稔便是周田悦的第四个儿子,年纪只比许清如的父亲大一两岁。
周有稔的大儿子周宁东比许清如早出生一年,也就是他今年十八岁。
男子在十六岁就该要定亲了,周宁东拖到现在还没有成亲,是他在县城里上私塾读书的关系。
许清如的记忆中,这个周宁东是有下场考县试的,如考过的便成为童生,之后才有机会到府城去考试,若是府试过了在名额之内被录取了,便是秀才。
就听到三柱的娘叹气说了声,“周大郎这次又没中,去年你有稔叔就说了,今年再不中,必须家来娶亲才行。这不,就挑中了桂圆这丫头。”
许清如回忆了一下,印象中,周宁东和张桂圆两人似乎没有接触过。
她随口说了句,“本村的,知根知底,虽说急了点,倒也不失一桩良缘。”
三柱的娘不置可否,她拉了拉许清如的小手,说了句,“对张桂圆家来说,肯定是良缘。
对周家就不一定了,周大郎是个读书人,这,读书人能看得上农家小丫头不?”
许清如不好议论昔日好友的八卦,只能笑笑不说话。
听着三柱的娘碎碎叨叨,她突然想到了赵荷花偷偷哭泣的事,便小声询问,“婶子,你知道赵荷花家最近有发生什么事吗?”
“没吧,赵荷花这丫头一直挺乖的,就是她娘是个……咳咳,你也知道的。”
三柱的娘本来想说赵荷花的娘是个只看重男娃的,平常对赵荷花不是打就是骂。
说起来,这赵荷花和许清如的境遇还满相似的,想到许清如的奶奶,三柱的娘也是一脸尴尬。
村里就百来户人家,家里有什么鸡毛蒜皮的事,第二天就能传遍整个村。
也就许清如的继母张艳艳自以为在外人面前掩饰得很好。
其实啊,大家都心里清呢,只不过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人捅破那层窗户纸罢了。
许清如听到这里就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