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人过奖了,这是皇上交给臣的任务,臣有幸能够去操办这件事情,定当尽心尽力,不负皇上的嘱托,也不负天下百姓的期待,翰林学府的各位学士们才是真正的劳苦功高,皇上如何要赏赐臣,曾觉得倒不如把这赏赐给各位翰林学府的学士们分了更好。”
宋青平面对秦昭的赞赏和翰林学士们的夸奖显得不卑不亢,他宋青平从来不是一个贪慕钱财之人,在仕途上也并没有多高的追求,只要他做的事情能够对得起天地良心,他便觉得无所谓。
“看来宋大人很是谦虚,各位爱卿放心好了,只要这学堂的事业操办起来,正看见天下的百姓穷苦人家的孩子,也能够在这学堂上收获知识,学习百家文化,那么这便是在为国家办大事如此,朕必然全都重重有赏!”
“臣等谢过皇上,谢主隆恩!”
秦昭倒也不耽误时间,这些时日在皇后的建议下,这5五十个学堂怎么建立、怎么创办、怎么分学科?学识,这些皇后一直在和他谋划着,讨论出结果以后,他便在朝上宣布委托下面的官员去办理这事情,也算是办得井井有条,新办免费学堂的事情已经在民间传了开来。
民间对这一举措更是感恩戴德,为了适应新政策的改变,更是对科举考试的制度进行了修改,降低了参加考试的门槛,为了避免参加考试的人数一下子增加太多,设立了参与科举考试的年龄门槛,又增加了考试的科目,分门别类的选拔人才,选拔出综合素质都高的人才,也会选拔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专项人才。
“皇上兴办学堂,此举乃惠及天下百姓,如此一来有不少寒门学子便可通过自己的努力迈入仕途,亦可扭转人生。”
一行人又陪着皇帝在学府里面四处检查着,前来参与培训的书生都是第一次见到皇上,有不少的书生都被皇上这威严所震慑,吓得都不敢说话,但是心中却满是崇拜之情。
他们这些出身,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贫苦,人家出生家中供他们去读书,求取功名已经是不堪其苦,花费了不少的金钱,家中培养一个书生,这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若是按照以往的科举制度,他们想要考取公民难于登天,而现在皇上上任新令颁布之后,他们可以考取公民的几率就大了很多,对他们来讲这就是一等一的福音啊。
如今新团队上任已经下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于百姓来讲,他们这是碰到了一个好的皇帝呀,不仅减了税减了压抑,令农民的负担大大的减少。
而且还鼓励发展了手工业,这些月来,街道两旁的商铺又增加了好多户,不少的陶瓷店,布匹店、糕点店以及胭脂水粉铺都开满了大街,一派繁华的景象。
皇帝为了振兴商业,还下令取消了宵禁的时间,夜市也开始兴办起来,百姓可以从事的行业多了起来,口袋里面的银子便也多了起来,这些月,皇上上任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是老百姓的生活却是肉眼可见的改善,大家对这位新皇帝都是爱戴的很。
只不过近日民间开始流出一些传言也不知真假,使得大家对这位新皇帝在感谢之余又多了一丝猜测。
“正看着这学堂筹办的情况是如火如荼,心中是倍感欣慰,这些都得要归功于宋大人和在场的各位学士们,永远不要忘了当官当的是父母官,帮助的是天下百姓,而不是只想着充实自家的粮仓和口袋。”
秦昭不由得感叹到这些时日,在皇后的建议下,他做了不少的改革,在原先的政策上面又做了不少的修改,如今换来了一副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景象,他的心中是倍感欣慰,这也算是没有辜负父皇对他的一番期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