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449验证完毕,扶弟魔无疑31(2 / 2)

“这是给濂溪的吧?”宗夫人一打眼便瞧见了女孩子手中的药瓶上清晰地标注的几个字,“保你不死”。

而那女孩子也不解释什么就说要告辞,径直离去,一时之间又好笑又好气。

她这是当濂溪真去送死不成?

可这份奔波只为送这一份药的心意已经让人为之一动。

难怪濂溪要说这姑娘口是心非,好歹待她跟濂溪说一声谢也可以。

难怪自己那儿子即便这么多年都未能够将这女孩子的心意打动,却依旧不舍放弃。

“让人快马加鞭,把这药给少爷送去。”

宗夫人将手中的药瓶给青峰山的二当家,也是自己的弟弟给亲手递了过去,又叮嘱,“一定要跟濂溪说,这是我们未来少夫人送过来的。”

“这……现在就决定了?”男人一怔,他还是觉得自己家小女儿比较适合能文能武的青峰寨大少,虽然就是太闹腾而已,但毕竟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宗夫人点破了他心底所思所想,“你也别寻思着你家小的和我家濂溪结亲一事,孩子们的事就由孩子们处理,我们这些做大人的,也管不动了,只能祝福,将来再给他们带带孙子,这一辈子也就知足了。”

······

弗陵回到长安城后,已到日中,没有径直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尼姑庵。

褚繁絮已经在这里有不短的一段时间了,看到她忽然出现后,冷不丁地问了句。

“大早上的,天都没亮就见你出门了,做什么去?”

弗陵见她近期总是有意无意地找自己说话心底不免偷偷窃笑了几声。

“你这么关心我做什么?”

褚繁絮没心思搭理她这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这几天你不知道有多少人需要看病吗?”

弗陵莞尔:“我请了三天假,这件事跟林夫人说过,她也会临时派一些大夫过来。”

褚繁絮没了法针对自己,一时间口讷语噎。

“难道没有?”她笑,“这样我可得去跟林夫人好好讨问一二,怎么这么重要的事,竟然也不放在心上害得我被我堂姐误会了好久。”

“你有必要总是这样阴阳怪气的?我不过是问一句,亏得你还要上纲上线。”褚繁絮怒目而视,心底堵着火气未发,只是她到底也不能将心底的怒意发出来。

把她诓过来后自己倒是跑了,可她跑掉的这三天,自己什么事都没少做过,又是煮粥,又是煎药熬药,又得照顾病人,还要负责那几个夜里睡不着觉的小朋友。

她却还在这里吊儿郎当的,正事不干。

褚繁絮气的是这一点:“林夫人也确实安排别的大夫过来,但你明明知道,这里的难民多,庵里人手不足,这三天你也不在,更是手忙脚乱的,你这个时候还不去做事,游手好闲地在这里做什么?”

弗陵见她气势腾腾的,心底好不痛快。

当初不就是她听说自己跟县令夫人交好,故而自己凑上来的吗?

当初美其名曰让她来做好事的时候,也不是没跟她交待过后果。

林夫人最不喜欢的便是善始不善终的女孩子,如若她接受了这一个任务,日后除非摔断了腿,或者病得起不来身,要不然都将很难再将这个事从肩膀上卸任下去。

难不成当初只是觉着好玩,现在觉得不好玩了又想当甩手掌柜,不过是碍于林夫人的面子上,不敢实话实话,眼下就等着自己给她解决眼前的窘境。

如果真是这样那她也可以明确地跟褚繁絮表示,她可真没脸去林夫人面前提起这一桩事。

弗陵寻机而走,“辛苦你了,这三天,我现在就去做事。”

褚繁絮喊住了她,半拉半拽地扯过她的袖角。

“褚隐儿,你走什么走?”

弗陵嘴角挂着淡淡的窃喜,任由自己的袖角被她扯着到处走,脸上故意做出一副嫌弃的表情,“拉拉扯扯的,成何体统?”

褚繁絮那想跟她拉拉扯扯,纠缠不断,将这三天她只要负责的炉灶都分割到了弗陵名下,要求她按照太夫开的药方,每天按时按量将药汤熬煮出来后还要给病人亲自送过去。

这本来就是自己平日里经常做的事,对于自己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就算没有她安排自己也要过问病人服药用药情况,事无巨细,都得亲自过问负责,因为自己最了解这尼姑庵里病人病情,有时候便是底下那群大夫。

可对于褚繁絮而言,她向来就不爱到处厨间,如今这些天又要熬药又要煮粥还要陪人说话聊天,算是为难她了。

遂对于此事便一一给应了下来,至于这位大小姐,她想要锦衣玉食,供起来便是。

褚繁絮虽然心满意足地命令她做这做那,也没见到她为此反驳,可不知为何心底却也是始终堵着一口气,疏解不开,瞧她故作逆来顺受的样子便恨不得咬一咬牙,啐了一声后便甩手离开了。

弗陵摇头失笑,不知该对她现在这幅作法如何评说,不管她是逆来顺受还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对方好好像都不太喜欢。

索性也不太于去纠结对方的感受,三星完成自己现阶段该做的事,便已足矣。

林夫人知道她回来后,寻了扈从去唤她。

说是林夫人家的小少爷染了风寒。

原本林夫人家看顾孩子的乳母以为这只是小孩子间小病小灾,便用一些土办法去救治。

如今孩子的高烧不退,乳母才将这事告知林夫人。

弗陵只好带上药箱随着扈从走这一趟。

林夫人近期都在处理流民的事情,早出晚归,这才将孩子交付给乳母照养,却不料出了这么些事情。

因耽误了一段时间,孩子的病情已经渐趋严重。

弗陵过去的时候,屋子里已经有好几个大夫,揣着袖子站在那处,战战兢兢地站着。

她近前过去看那生病的小少爷,被那些太夫误以为是照顾孩子的婢女,并没有多加注意。

从周围大夫和之前那带自己过来的扈从口中弗陵也得知了林小少爷的病情。

孩子的病情已经拖延至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只是这期间碍于孩子太小,大夫不敢下重药猛药,只是一直以温吞的药方服用。

可药效效果太慢,明明只是简单的风寒感冒已经是逐日加重,换了大夫后,改了药方,但依旧收效甚微。

不管是怎么下药都没能将孩子的病情减缓,也不清楚是什么缘故,是以大夫只能束手无策地现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