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城,我看城中百业繁盛,可见行德治理南阳有功啊,对了,眼下南阳有多少人口了?”
一见到窦玉泉,刘锡命马上问起自己最关心的话题来。
说起这个,窦玉泉当即有些笑得合不拢嘴道:“嘿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眼下咱们南阳府中共计有民一百七十余万人。”
“嘶”
刘锡命有些惊讶地倒吸一口气,“这么多人,整个河南境内估计也就五六百万人吧?”
“说起来还是因为流寇的原因”,窦玉泉一脸感叹,“洛阳、开封等人大城先后被破,这几处的百姓全都向咱们南阳涌了过来,就连陕西那边也有不少人过来。”
“好,好,好,哈哈哈”,刘锡命脸上展露出一丝笑容,“人口是发展的基础,有这么多人在,南阳的发展指日可期了,不过南阳如今还能将这些人全部收容下吗?”
窦玉泉马上拍胸脯道:“这你放心,如今唐王府一脉已经绝嗣,全南阳境内的土地都在咱们手里,总共有一千三百余万亩土地,除去经济作物之外,每年可出产各种粮食七千万石,养活千把万人不成话下。”
刘锡命这下子才放下心来,
有在邓州、内乡的成功经验,刘家体系要想铺开到全南阳盆地并非难事。
有玉米、土豆、红薯以及刘锡命自己筛选出来的高产水稻和小麦,粮食问题在刘家下辖从来不是问题。
不过想到南阳土地归属问题,刘锡命却是心中一动,看来还得给朝廷上书一封才行。
掌握了南阳全府的情况,刘锡命的心情顿时放松了许多。
“这么看来,咱们此前的布局谋划都是对的,如今赵向阳等人在襄阳,要是能将这一片全部纳入我等手中,那咱们这根基也就算是稳了。”
说着说着,刘锡命看向了同样参会的穆敬难,“前几日和流寇一战,虽说咱们大获全胜,但是南阳全境地域广阔,而民团不过七万人,这着实有些太少了,你们下来后再合计合计,重新征募五万,确保南阳武备充足。”
一听说又要招兵,穆敬难马上激动的跳了起来啪地立正行礼。
“二哥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嘿嘿,那个,咱们这民团什么时候转正啊?”
才一说完,穆敬难马上又嬉皮笑脸地开口道,眼见着邵德荣等人一个个升官,他心里要是没点儿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刘锡命对这小子何等熟悉,他一撅屁股便知道了他的想法,当下马上笑骂着将手中折扇朝他扔了出去。
“没用的家伙,让你统领全府兵马,你还嫌没有职位,等着吧,现在还不是时候,不然我先委任你一个南阳统制当当?”
穆敬难一把接住刘锡命甩过来的折扇,忙不迭地嬉笑点头,“这感情好,二哥封的,那我便接下了。”
刘锡命白眼一翻,“先说好了,这个可没有朝廷官员会认。”
“要什么劳什子朝廷官员认可,二哥开了口,这南阳一带我就不信谁还敢不听。”
“哈哈哈,正是,我等唯二哥之命是从”,穆敬难这话一出口,立刻引得屋内一帮子军官大笑起来。
这么多年发展下来,刘家军中很是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军官,敬字辈、德字辈这些自然不用说,现在就连节字辈和俭字辈都有不少人开始担任中高层军官。
至于刘家政务体系中,接受了新一代教育的年轻人也开始成长起来。
从崇祯六年到崇祯十五年,刘家教育体系总共为刘家培养出了十余万具备小学学历以上的人才。
正是这些人才,撑起了刘家在吕宋和中原一带的基层统治。
此刻因为吕宋将军府建立,以及后续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大,这一数字还在急速扩张之中。
看到屋内一群朝气蓬勃的团队,刘锡命心中升起了深深的自豪和骄傲,有如此人马,天下何愁不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