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够用钱办妥的事情,杨一咏现在都觉得那根本就不是事儿。
见他都已经打定主意儿了,村长犹豫了一下,也就道:“那你如今自立门户了,要不也将你杨氏的名头放到村里的祠堂去吧?
左右长福他们以后也是要有祖宗的,不然这逢年过节的,你们想要祭拜下先祖,都没有地方祭拜……”
“若是可以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你们家出那么多的银子为村里修祠堂、弄寺庙的,入祠堂这件事情,你就交给我吧!我一定会将这件事情办得妥妥帖帖的!”
……
村子里的人一开始大多都是极力反对杨一咏要将他娘葬在村子附近的,但是后头一听说杨家为了这事儿不光愿意出大钱修缮祠堂,还要为村子修建一座寺庙之后,村子里的不少人都惊呆了。
“这得花多少银子啊!?”
“谁知道呢,总之少说都得好几百两银子!他们两口子也真的是下了血本了!”
“那村里都同意了?”
“我听说是都同意了,因为这事儿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人杨家选的那个位子,也不是在村子里头。”
“对对对,这事儿我也是听说了。我还去看过那个位子呢,的确是不在村子里。”
“那怎么说来,杨家这一回还真的是够有意思的了。”
“可不是么……听说因为这件事情,村长与一众族老都同意了这件事情,甚至还主动让杨家进了祠堂里头。”
原本杨家是外来户,外来户是不允许见祠堂的,更别说是让他们家的姓氏刻在祠堂的石碑上。
但是现在人家给了村里那么多的银子,若是还不同意,那就真的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花河村上下绝大部分人都是同意了的,但是小部分人呢,却是觉得这事儿不靠谱。
他们拿杨家出手阔绰、看不起大家伙儿来做文章,但这些言论没两日就被骂回去了。
毕竟人杨家要是看不起花河村的话,这些年里会不停的带着村子里的人挣钱么?
不会!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若是人家不是真心实意的对这个村子好,人家干嘛要浪费那么多的心思跟表情!!?
所以一日不到,杨一咏就已经将这件事情给处理好了。
第二日的上午,杨家与闻家全部出动,就为了下葬这件事儿!
按照规矩将杨老夫人下葬了之后,那几个师傅也就对杨一咏两口子道:“都已经妥当了,你们两口子带着孩子认一认他们祖母就成了。”
“多谢师傅。”
杨一咏冲他们感激的点了点头,这才看带着自己媳妇儿、孩子跪在了地上。
他磕了一个响头,这才看着自己娘亲的墓碑道:“娘,儿子不孝,这么多年了,才让您见到孩子们。娘,这是长福、长安、长容,他们是三胎兄弟。
这是长乐,楚嬷嬷说了,长乐特别像您小时候,都是懒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