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星期天。
今天,常燕,刘欢,陈文,王丹,国育新等同学相约,到省城晚报社去刊发一则"寻人启事"!
这是他们头两天就策划好了的。这就是刘欢向张帅帅所说保密的那个"大事"。
以往的同学们私下出校园的活动,同学们都回避着国育新。因为国育新是团支书呀,又是大班长,不但做事总想讲点原则,还总是和老师坐在一条板凳上,总觉得个有点别扭。究竟是哪里别扭,可一时还说不明白。
可今儿这事不同。国育新还是活动的策划者之一。
不过,今天他们请假的时候还是没敢向老师讲实话,只说是省城的秋天相当的漂亮,听说庆祝国庆节的花儿都已经摆上街了,想去看看,玩一玩,顺便拍张照片,也好毕业后相互留个纪念。
当然,有班长国育新在里面,凌姗也就放心了,国育新这孩子属于早熟型的,处事既稳当又周到细致,完全可以信任。所以凌姗就准了假。
其实,要只是去报社登一个广告,也根本用不了去这么多人的。可孩子们还有另一个想法,那就是借着逛街的机会再找找吴潇潇!
别看这个想法既不靠谱又显得幼稚,那么几百万人的大城市,是几个人随便逛一趟街就能找到一个人?那概率不亚于买彩票中一千万大奖了?
可偏偏这个奇迹它就发生了。
这是后话。
昨天,他们又一起去医院看望了吴春雨。
吴春雨舍不得大家走,想跟同学们在一起多待会。于是,这帮孩子们就想了个主意,用自行车把吴春雨给推回了学校。
回到班上,大家对吴春雨那个亲热劲就甭提了,这个给他扇风,那个给他买雪糕,常燕和刘欢还给他买了不少小食品,什么巧克力呀,果冻啊,还有棒棒糖。反正都是女孩子们爱吃的东西。
吴春雨很感动。说实在的,他曾经恨刘欢和常燕她们,因为是她们给姐姐逼得出走的。可是,听了徐放的话以后,他才知道,姐姐的出走,即便没发生毛衣那件事,那也是早晚的事儿。
再说了,她们都十分后悔,一再地对自己表示歉意,三番五次地来医院看自己,每次都不重样地给自己买好吃的。那自己干嘛就不能大度一点,宽容一点不饶人呐?
所以,吴春雨一边吃着她们给她买的小食品,一边笑嘻嘻地表示说:
"行了行了。哥们儿我不恨你俩了,以后来看我,少买点小食品吧,就别乱花钱了!你我这一个男子汉,总这么吃这些女孩子吃的东西是不是有点那个啦……?"
一番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看到吴春雨不计前嫌,常燕和刘欢她们也就放心了,心上也就轻松了不少。
于是,大伙儿便把吴春雨给围在中间,便天南地北地侃开了:
什么吃呀喝呀,电视呀电影啊,外星人啊;什么中东战争呀,什么莫索里尼,四人帮江青……这天南地北,七百年谷子八百年糠地都来了。
畅快淋漓,云山雾罩!说到兴起处竟哈哈大笑,那笑声把护士医生都给引来了。
吴春雨心里也明白,这都是大家在哄他开心。
他真的很感动。他体验到了兄弟姐妹般的温暖。
虽然这样,但吴春雨心中的阴云还是无法散去。大家愈是这么对他好,他就越发想念姐姐。
想着想着,吴春雨竟忍不住地哭了起来。
吴春雨这一哭,可把大家哭懵了。于是,大家便才敢当着他的面议论起寻找吴潇潇的事来。
说着说着,便有人突然出了主意:
"哎,要不,咱们去市报登个寻人启事吧?吴潇潇看到启事,没准就……"
"对,对,你这个主意不错!"
话一出口,立刻就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于是大家便开始策划广告的具体内容和写法。
王丹说:"广告词应该写得肯切点,既有文采还得感人,情真意切。这样,只要吴潇潇一看见报纸了,肯定会受感动,没准就能回来。"
国育新说:“我看行。那这个词儿就你整吧。"
王丹连忙推脱:"不不不,我可没那水平。你是班长,还是你写吧。"
"这跟班不班长的有什么关系?你作文好,还是你写吧。"
"对,你写。写完了叫老国看看改改不就行了吗。"
最后还是吴春雨拿出了折中的办法。
于是,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就这样,国育新向凌老师请了假,便今儿一大早,就带领几个同学坐上早班通勤小晃当火车便进城来了。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可一群好同学在一起就更是一台戏了,她们就像初飞的一窝小燕子,叽叽喳喳地一边说笑一边东张西望看风景,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地一边走着,享受着早晨的秋阳和欣赏着省城的风光。
的确,国庆节前的省城真的相当美,临街的楼房装饰一新,新粉刷的墙壁,新写的标语,新挂的彩旗和彩灯,主要街路的广场处,都有花草做成的造型,连街心花池中的树都被剪成了各种形状。
几乎所有商家门前都摆放着盛开的鲜花……
晚报社离火车站不远,就在火车站前面主街的西侧。大约也就两三站地左右。
这群孩子们虽然走走停停边走边看边玩,可很快就来到了报社大楼门外。
他们站住脚看了看大门旁挂的牌子,确认无误,便直接朝院子里走来。
却被门卫给叫住了。
门卫也是个老先生。他从传答室的窗口探出头来大声地叫道:
"喂,喂,这几个小同学,这可不能随便进呐,这是报社。你们有事吗?"
同学们这才停住了脚。
刘欢不好意思地伸了一下舌头:"哎呀,咋忘了打招呼了?"
国育新快步走过去,对老头恭敬地弯了弯腰这才说道:
"哦,大爷,我们是想登个广告。"
老先生眯起眼睛又打量了他们几个同学,又看看国育新,不大相信这些小孩子们,疑惑地问道:
"你们登广告?你们这些孩子登什么广告呀?"
“大爷,我们想登个寻人启事。"国育新说。
"怎么?同学丢了?”老先生问。
“嗯。好几天啦。"
老先生同情地哎呦一声,可又无奈地挠挠脑袋,自言自语地叨咕道:
"这可是个大事,这丢了一个孩子就惊动一大片人呐。可,可今天是星期天,他们广告部没人,不办公啊?"
"哦?不办公?……"国育新一听老先生的话就傻眼了。
心想,怎么就忘了事先打个电话问问呐?这白跑一趟不说,平常又得上课,那也出不来呀?那这事不就泡汤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