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大人,稍安勿躁。”孙博天不得不挤出来笑容应对。“情况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我们的人已经把小蓟围成了铁桶。这里不是燕安,更不是京城!我们只要挨家挨户的搜,最迟明天下午,就可以有个眉目了!”
孙博天把话说完,几位官员脸色阴晴不定,但最终还是张大人点了头。
“既然孙大人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我们再去计较就没意思了。不过,孙大人,小蓟虽是小城,但全城封闭搜捕这件事,我们的压力也会很大。最迟明天傍晚,事情无论有没有收尾,都该解封了。”
“张大人放心,孙某必不负诸位所托。”孙博天赶紧表态。
张大人点点头,随后说道:“今天时间已经晚了,看样子一时半会也不会有结果。我看就留下刘、杨二位将军与孙大人协力督办,其余人随我先回去吧,在这也帮不上什么忙。”
魏国习惯上将大小官衔的武将都称为将军,既是尊称,也是重视之意。
刘、杨二位武官领命,随孙博天一起送几位文官离开。
直至文官们坐着轿子走远,刘、杨两位武官才笑着和孙博天打招呼:“孙大人运筹帷幄,即便宵小之辈偶有急智,恐怕也逃不出孙大人掌心。孙大人但有所命,卑职无所不从。”
魏国武官是在官场上是最受气的。虽然孙博天在张大人面前唯唯诺诺,但要说起来,这影卫可是随时可以拿武官开刀的。他们可不敢轻慢了孙博天,不然以后刀架在脖子上,恐怕没人会为自己喊冤。
孙博天并不是欺下媚上的那种货色,而且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自然也是说了一些客套话。最后其乐融融,重新返回院子等待进一步的消息。
程颖儿奔行于林间,偶尔做一些标记。她明白,此时她只能为那位留下暗号的护卫祈祷,即便没什么用。她没有回头看,心中的愤懑却已如火炬一般,这个熊熊燃烧的火炬只有找出来始作俑者,为她们报仇之后才会熄灭。
凌晨时分,确定没有人跟踪之后,才找了一颗大树,将自己绑缚在树的枝丫上,睡了过去。
有过几日,烈日当头,有一对母女相携望小蓟走来。
此时小蓟解除封城已有一段时间,路上行人虽然不多,但也三三两两,所以这对母女并不突兀。
年长一些的慈眉善目,只是偶尔咳嗦,似乎是着了风寒之症。年轻一些的扶着她,模样一般,属于放在人群中便消失的类型。这一对母女正是薛姨和一个女护卫假扮。
当日薛姨带着众人毅然决定来小蓟与程颖儿汇合。她们虽然骑着马,但之前毕竟也赶了很长时间的路,折返回来又赶到小蓟,已经是事发第三天的中午。
小蓟城门处,罕见的有六位兵丁把手,而且过往客商都要接受检查。而且这检查也不像是应付事,而是细致到不肯放过一丝角落。耗时之长,以至于排队的人虽然不多,却多数都堵在门口。如果不是对方手里的兵器和民对官天然的敬畏,恐怕早就有人忍不住跳脚了。
这位这一异状自然早就引起了薛姨的注意。
“师傅,前面好像不对!搜查的人手里有两个好像是影卫的样子,非常专业!”年轻一点的女子低低的和薛姨说道。
薛姨是诸多护卫的启蒙导师之一,也是目前程颖儿护卫中的掌事之一,这声师傅便由此而来。
“我看到了,不必惊慌!见机行事就好。”
“是!”
薛姨虽然脸上淡定,但也暗自庆幸。幸好自己多了个心眼,提前过来打探一番,更没带什么违禁之物,不然就麻烦了。
果然如薛姨所想,两人顺顺利利的入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