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奔赴黑夜的狂徒(1 / 2)

第272章·奔赴黑夜的狂徒

几分钟后。

犹如掀开舞台的幕布一样,时煜推开门扉,走进今夜的节目现场。

这里是游轮最顶层的餐厅,四方都可以望见雨水朦胧的大海,水雾森森然弥漫开来,像是舞台的特效。

姜昌浩就坐在餐厅中央的沙发上,面无表情,漠然注视着时煜的到来。

除他之外,还有不少嘉宾棋手。

韩方那边坐着曹燕薰等一票元老,崔独也莫名有资格坐在边上。

中方这边则是聂岚,马幺刀,常韧这种老三代,包括王明晚。

日方依旧是大竹老师竹老师真是劳模,哪哪都有他,从不缺席任何一次关键露头。

空前豪华的棋界阵容,堪称群星闪耀。

“大家怎么都在?”时煜诧异。

“你们两个是主角,我们都是来捧场的烘托气氛的,怎么?嫌我们级别不行?”聂岚笑了笑。

“放松一些,畅所欲言就行了,怎么?人太多,你不习惯?”常韧也是同样轻松的表情。

“好吧,我坐下。”时煜欲言又止。

海上对局,中韩巅峰对决,新老王朝交替,这次应氏杯b叠了这么多,理应在决赛开始前,整一些不一样的活。

可就有一点,怎么总觉得你们之间的火药味这么重?这采访真的轻松吗?

应该说,时煜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这种决赛前的访谈,好比凤凰传奇的曾毅,说他重要吧,他也就那几个词。

可说他不重要吧.嘿,没他还真没内味。

现在也一样,比起之前的同色棋比赛,这次采访才更有前哨战的意味,决定后天比赛时,两人的精神面貌。

为此,两边的主要战力悉数尽出,为的就是打赢这波。

这是争夺气势的天王山,此消彼长的要点,一定不能输!

“两位能谈谈这段时间的船上生活吗?”主持人以欢快的口吻问道。

“我最近一段时间都待在房间里,等比赛结束之后,我应该会好好享受一下船上的设施。”

姜昌浩认真回应道。

“那时煜呢,你的话,最近这段时间过得应该蛮不错吧?”

“我也还好,没怎么享受船上的设施,主要活动空间也就局限在甲板上,大海挺美的。”

委实而言,这话有些违心。

他这段时间,可没少在这船上享受,一炫美食,二听音乐会,三做泰国,生活滋润地都快榨出水了。

尤其是这,时煜去的可勤快了。

每次去,都能看见床上趴着一大堆韩国棋手搁那“轻点、用力、加重”,中文说得可标准了。

如果是其它比赛,或者其它对手,时煜指不定就实话实说了,表示自己这些天都是挤出时间在下棋,以至于棋的质量普普通。

但考虑到这是应氏杯决赛,以及姜昌浩作为决赛对手,时煜还是决定有才有德一把。

“害,别听这小子瞎说,他动不动就往桑拿房里跑,我每次去都能见到他。”常韧果断切入。

“就是说嘛,按我说,这时煜没别的优点,就运气比较好,侥幸让他闯进了决赛.我可告诫你,决赛时可不能再这样做了,顶多只能去一次澡堂,听见了吗?”聂岚悉心教导。

“是啊,时煜,贪玩是你唯一的弱点,只要克服这点,你肯定就能再上一个档次。”

“啊?”时煜一愣。

啥意思啊?

这话看起来是在批判时煜,可怎么听起来,有种家长炫耀孩子的感觉?

还没他反应过来,韩国那边,曹燕薰也淡淡开口:

“很聪明的做法,应氏杯的奖金高达数十万美元,按摩一次充其量也就十万韩元,如果调整一次状态,就能使夺冠率上升百分之一,那它就是赚的。”

曹燕薰的思维十分敏捷,看上去是在吹捧时煜心机十足,实际上却有暗中打压之意,表示他并非一边吃喝玩乐,一边打入决赛,而是有算计成分在其中。

“我们的昌浩也差不多,表面上,他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房间里练棋,实际上他也趁着夜深人静,没人的时候,去游泳池里畅游一把,同样起到减压放松的作用。”

崔独也从这番中韩交锋里意识到了什么,立刻跟进,开吹!

姜昌浩:“啊?”

常韧敏锐把握住漏洞:“这几天晚上温度都不怎么高,水那么冷,姜昌浩他都游得下去啊?”

这下轮到崔独哑然了,好久才憋出话来:

“这有什么,告诉你们,昌浩他身体可好了,冬泳过汉江都不成问题!”

呵呵,这是把姜牢师当铁子哥在吹啊?

随着这个话题的展开,主持人也终于意识到气氛有些不对劲。

这哪是棋界群星汇聚一堂,畅谈这次旅途的欢快啊。

根本就是两個群的群友聚在一起,比拼己方的群主敢日五档电风扇,或者七腮鳗吧?

意识到情况不对后,主持人赶紧新开话题:

“众所周知,我们应氏杯是棋界的最盛大赛事,从1988年到现在已经举行了二十多年,老前辈们能谈谈对它的记忆吗?”

一听这问题,韩方那边立刻就来劲了。

“应氏杯,应该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了,它对于围棋在韩国的宣传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曹燕薰侃侃而答。

聂岚微微凝神,严肃点头道:

“是啊,印象中,韩国围棋就是那时候起来的,在那个年代,中韩都将国家荣耀看得很重,任何比赛一旦冠以世界的前缀,都会很受关注。”

“主要是奖金够高吧,在那年代,几十万美元可不是个小数目,按照汇率换算到今天,指不定都能几环内买房了。”常韧也摸摸后脑勺,腼腆一笑。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之内,各位前辈都围绕此开展话题。

诚然,它的意义非凡,给棋手留下的应氏记忆也格外深刻,聊起来十分感慨。

但对中方而言,这个话题并算不上友好。

毕竟,对面的沙发上,坐着足足四位应氏杯冠军,而己方就常韧一人,招架起来显得格外吃力。

“说起来,我们曰本围棋真是不太行啊,常韧伱夺冠那一年,总收入好像有快500万人民币吧?”

一直保持沉默的大竹忽然漫不经心开口:

“说来惭愧,那一年,我们国内的张木羽,其主要外战成绩也就一个杯.就这,全年收入居然高达1.18亿日元,折合人民币有810万.只能说曰本国内的生活太好了,搞得他们一个比一个没上进心。”

这话一出,大家又沉默了。

看得出来,竹老师也不甘寂寞,切入战场了。

喜欢细数冠军荣耀是吧?

喜欢把世界棋坛当成中韩棋坛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