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与西周(一)(1 / 2)

另一时空,汉武帝刘彻听见这句诗,反复咀嚼:“如斯狂傲。”

这句诗显然合了刘彻霸气的脾气。

虽然后人喜欢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但其文化水平不低,汉武帝更是正式成立乐府,收集整理了许多诗歌,编得乐府诗。

陪同在座的臣子知道他心喜,霍去病却耿直言道:“我们大汉禁酒,陛下作为天下表率,倒无法饮者留其名了。”

“说什么扫兴的话?”卫青横了自己侄子一眼。

他这个侄子哪儿都好,就是不够谨慎,都叮嘱多少次了,为人臣子应当小心谨慎!

好在刘彻不在意,撇开诗句霸气不说,令刘彻更在意的,是仙人所说的“中华上下五千年”。

五千年!

中华二字,自春秋以来,曾多次代指国家,本朝开始,百姓为汉人,以“中华”为族称。

“哈哈哈!”前头的秦二世而亡,而我泱泱大汉竟然传承五千年?

要知道,至今最长寿的周朝也才八百年!

“若真是如此……”刘彻不禁心潮澎湃。

他开创先河自称万岁,又认为是供奉神君才使得自己登上皇位,本就十分痴迷神仙之道,经天上仙人一说,更是坚信不疑,甚至畅想:在中华五千年史书上,不知子孙后代如何记载朕。

大喜之下,刘彻吩咐下去为仙人供奉香火。

“诺!”

——

“仙人”在云端垂眸,侃侃而谈:“酒有其香,馥郁芬芳,根据所添加的材料不同,各种酒会散发出花香、果香、木质香,甚至是肉类的香气……”

白白说到这里不知为何生理反应咽了咽口水,她将右手边的一瓶酒摆到面前,介绍道,“这瓶酒就很神奇,酿酒时加了一块肥肉,因此口感油润而不腥膻,丝滑适口。”

镜头拉远,只见各色酒瓶陈列在木质架子上,或精致小巧,或古朴厚重,在窗前被斜照的阳光镀上了层暖色的光辉。

“今天这一期的主题就是,古代黄酒与现代白酒的battle!”

“这些酒等下我们都会尝尝哦!可惜你们闻不到味道,白白我现在已经感觉闻着都要醉了。”

她开玩笑:“等我努力赚钱,一定要买一个能录下味道的摄像机,你们也努力赚钱买个能播放味道的手机哈!”

此话一出,大汉君臣皆是一愣:“仙人不知道我们能闻到味道?”

刘彻眯了眯眼,缓缓道:“这天幕所展示的画面,应当不是给我们看的。”

“真正看的那人,是闻不到味道的。”而他们大汉,许是仙人不小心遗漏了神迹。

“博士你发现没有,那些酒瓶如琉璃透彻,奢华至此,上面书写的文字我不认识,却看得懂,只怕是神仙文字。”神迹出现后,群臣们什么讨论国家大事的会议都不开了,凑在一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开什么会?有什么大事有这重要?

就在这些大人物议论纷纷时,监酒官竟然从宫外疾步而来,使得众人纷纷侧目。

西汉的酒监权力颇大,之前有个叫刘章的监酒官可以说是史上最猛的酒监,硬刚吕氏,差点影响陛下的帝位,牛逼至此,大汉还没人见过监酒官这般行色匆匆的模样。

“陛下,微臣有要事启奏!”

监酒官急促说道:“陛下,这天幕不仅皇宫里看得见,整个长安城都能看见啊!甚至更远处,可能也有,只怕是……覆盖了我们大汉!”

“整个大汉?!”群臣压低声音讨论的嗡嗡声更激烈了一些。

但只有太常等人很快反应过来,小心瞧着刘彻的脸色,果不其然,监酒官随即禀报:“正因百姓们闻到天界酒香,信奉酒仙人之言,认为酒是天上仙露,纷纷到酒肆买酒,酒肆沽酒已够数,岂能供那么多酒?此时长安城酒肆中,仍有买不到酒的百姓徘徊不去,臣对此深感担忧,一是怕百姓崇拜酒仙人争先饮酒误了应做之事,二是怕私下酿酒之风再度兴起,乱了榷酒之令。”

刘彻沉沉吐出一口气:“酒仙人?”

监酒官道:“这是微臣路上听来的称谓。”

监酒官的未雨绸缪得到了刘彻的认可:“你做得很好,我会让城防配合你安顿长安城内秩序,务必不可生乱!”

“诺!”

禁酒,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刘彻对推行“榷酒”十分重视,毕竟不但减少了粮食耗费,还是国库盈收利器啊!

汉承秦制,汉武帝禁酒令与秦始皇的禁酒理念类似,虽然董仲舒这个儒学生天天说着不要与民争利,但只需要用那么一点手段,就能将私营酒收归国有,成为官营售卖,实在是太香了。

酒税官有多肥,从他们二五八万的步伐就能看出来了!

眼看监酒官走远,东方朔捻着胡子,叹道:“天生异象,国生乱象啊……”

——

白白摇晃着空酒杯:“古代因为酿酒技术不发达,所以都是发酵酒,酒精度数不高,像大家听说过的杜康、九酝春、竹叶青,全都是黄酒,武松三大碗,唐朝人抡坛子灌的,都是浊酒,度数更低了,要不说李白斗酒诗百篇还没醉呢?”

说到最后,她语气带着调侃:“众所周知,在古代喝酒,酒量不一定要好,但是胃容量一定要大!”

“李白动不动能饮酒百斗,和现在的容量可不同,说到底还是度量衡的差异。我们现在考古已经发现了汉代的标准度量,自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之后,到如今也已经过了许多演变。”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秦汉的六斗,只是宋朝的一斗八升不到一点点,缩水得非常厉害。”

咸阳宫中。

秦始皇嬴政一激灵:诶,说到我大秦?

赵高见缝插针拍马屁:“陛下英明神武,度量衡果然很重要。”

被仙人夸了,秦始皇嬴政在赵高的恭维下,唇角微翘。

天幕继续:“说尧能喝千锺,到了孔子呢,是用百觚,传说古代真正的喝酒冠军是孔老夫子,孔子的二十世孙,大名鼎鼎的孔融,北海太守吹自己的老祖宗:‘尧不千锺,无以建太平;孔非在,无以堪上圣’,觚的容量差不多是两斤。”

小酒震惊:“百觚就是二百斤呐!哪怕不醉,也不知道也要跑多少次厕所了!”

白白:“这篇文章有其历史背景,我们也知道,曹操也喝酒,写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另一方面,曹操禁酒,孔融呢,又是个酒徒,当然强烈反对曹操的禁酒令啊!就抬出大圣贤,自己的老祖宗孔子。你信吗?哪怕隔了二十代,他也能详细知道孔子的酒量呢!”

说到最后,仙人语气带着调侃:“哈!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

曹府中,曹操与座上客孔融面面相觑。

曹操欲言又止,还是没说出口: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孔北海!

至于孔融反对禁酒,他早有预料。

但仗着自己孔子世孙的影响力,给自己使绊子,是可忍阿瞒不可忍也!

曹操当面怒喷:“啧,你们文人狂士饮酒高歌、寻欢作乐,也不看看实际,哪来那么多粮食给他们嚯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