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 / 2)

美妾 叶信言 5215 字 2024-01-11

翌日,慧儿一早便叩响了小姐的房门,待得到允许进门后,慧儿咚咚跑到姜沅床前,嘴角一咧,满怀期待地问道:“小姐,咱们今日出发吗?我可想夫人和小小姐了。”

姜沅轻轻摇了摇头,道:“暂且留下,我们先等将军回来。”

这会儿子还不能走啊,也不知道大将军什么时候回来,慧儿有些失望地点了点头。

不过,她看了看小姐的脸色,才发现小姐昨晚似乎没有休息好,眼周一圈淡淡的乌青,那双秀眉还紧拧着,不知在想什么。

慧儿道:“小姐可是有什么烦心事?昨天买的糕点可好吃了,小姐吃上几l口,保管心情就能好起来。”

烦心事是没有的,只是担心将军去除水贼时会不会遇到危险,又十分思念母亲和宁宁,所以才没有休息好,不过,慧儿昨天去买了零嘴,回来就要她吃些那绿豆糕,说是甜而不腻,别提多好吃了,姜沅昨晚没有胃口吃,现在看她又极力推荐起来,不由笑了笑,道:“好。”

慧儿很快跑了出去,不一会儿便端着碟子小跑着回来,那碟子里撑着八块绿豆糕,那糕是浅青色的,晶莹剔透,尝试一口,果觉糯软细腻,醇香清甜,姜沅称赞道:“这糕点和京都的味道不一样,很有特色。”

慧儿眨了眨眼睛,道:“小姐,这糕点有特色,那糕点铺子也很与众不同,那铺子老板是个书生,他不去考功名,反而要开铺子卖糕点,听说是因为他娘生了病,为了给他娘治病,他才卖绿豆糕挣钱的。”

一个书生,孝顺至此,让人心生敬佩,姜沅慢慢吃完绿豆糕,道:“慧儿,带我去一趟那糕点铺看看。”

两人到了那糕点铺外时,正是中午时分那铺子生意最好之时。

那铺子只有一间铺面大小,售卖的绿豆糕摆在门口的长竹筐中,那竹筐很干净,下面垫着白色的油纸,一块块绿豆糕整齐有序地摞在白油纸上,买糕点的人排成长队,有提着自家攒盒装糕点的,也有空着手来的,那样就得等买了糕点后,让老板用荷叶包上带走。

那卖绿豆糕的书生年纪不大,看上去尚未及冠,长得很清秀的模样,他不怎么说话,来了顾客,便麻利地包上绿豆糕奉上,之后略一点头,道一声慢走。

姜沅在不远处看了一会儿,待买绿豆糕的人顾客走完了,她走上前,道:“请问......”

话未说完,那老板看了她一眼,抱起竹筐向铺子里走去,淡声道:“抱歉,糕点卖完了,姑娘明日再来买吧。”

话音落下,那老板已走到后院不见了踪影,慧儿探头往铺子里张望着,嘀咕道:“他怎么跑这么快,对人也不热情。”

既然母亲生了病,想必他还要去照顾,不够热情也能理解的。

只不过,人一离开,贸然进去打扰也不方便,就在姜沅犹豫该怎么办时,铺子外遥遥走来三个人。

那三人之中,为首的一个男子人至中年,黑皮方脸,留着两撇八字胡,他身后跟着一男一女,

两人看上去都不到十五岁的模样,那中年男子一路昂首挺胸脚步轻快地走来,身后的两人则各背了一个硕大的药箱,吃力得跟在他身后小跑着。

姜沅看了一会儿,心中了然。

看来那男子是大夫,他身后跟着的是医徒,他们前来,应当是为铺子老板的母亲看病的。

等人至近前时,姜沅自觉让开了路,那男大夫高傲地瞥了她一眼,大步向铺子里走去。

不过,等他的医徒从旁边经过时,姜沅一眼看到了那药箱上一心药堂的字号。

她打听过,这里的一心药堂,是当地最好的药堂,那男大夫已有两个医徒,想必是医堂医术极好的大夫了。

姜沅正想去拜访当地医术高明的大夫,见此,便对慧儿挥了挥手,悄声嘱咐她道:“我们去里面看一看,记住,若是问起,暂时不要透露身份,只说是来买糕点的。”

到了铺子的后院,见到她们又走了进来,那老板一愣,道:“姑娘,你们怎么进来了?糕点已卖完了。”

慧儿眨巴眨巴眼睛,道:“老板,我们家夫人今天只想吃你们家绿豆糕,还有没有多的?”

那老板拧起眉头,道:“若是你们不急,就先等一会儿吧,等大夫给我母亲看完病,我再去做一锅出来。”

姜沅温和地笑了笑,道:“多谢,不急,我们可以坐在房里等么?”

这后院只有一间厢房,那男大夫方才进去的就是那间屋子,那老板没说什么,淡淡点了点头道:“两位进来吧。”

到了房内,老板拿了两个木凳过来,姜沅和慧儿便在门口处坐下等着。

来买糕点的顾客,有偶尔在院子里候着的,所以那男大夫毫不在意,倒是那两个医徒打量了她们几l眼。

待坐定后,姜沅展眸向房内看了过去。

这厢房不大,也没有屏风遮挡,屋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靠窗处有一张床榻,那老板的母亲半靠在床榻上,她看上去有四十多岁,挽着发髻,虽然眉眼温和,但脸色发黄,气息也浅,一看便是久病未愈的模样。

那男大夫虽然对姜沅主仆二人不甚在意,那夫人却觉得她们眼生,频频向她们看了几l眼。

待那男大夫把完脉,便沉重地捋了捋胡须,道:“唐夫人,你的病情控制得很好,但尚且没有好转,还需按照我之前开的方子,继续服药才行啊。”

闻言,他身后那两个小医徒眼神震了震,彼此无奈地对视了一眼。

说完,他转头看向那年轻的老板,道:“唐平,我开了方子,你还是去一心药堂拿药,记住,每日给你娘吃三副药,药量比以往再加一倍,别忘了。”

那名字叫做唐平的书生点了点头,道:“多谢闻大夫。”

闻大夫满意地点点头,不过,转眼间,看着自己那两个低头默不作声的医徒,他脸色一板,严厉道:“佟秋,严青,还愣着做什么?”

被点名的连个医徒忙走上前,一人扛起一只药箱,恭敬地跟在那闻大

夫身后走了出去。

那唐夫人要起身相送,可她刚一掀开被子,眉头便突地拧起,一副十分痛苦难忍的模样,片刻后,她重重叹了口气,只得又躺了回去。

不过,就在她动作间,姜沅发现,她的腹部圆鼓鼓的凸起,比寻常女子大了许多,那明显不是有孕在身,极大可能是腹部生了肿囊,这种情况,服用汤药根本难以治病除根,那男大夫方才开得老参红花之类价贵散淤止痛的药,那药暂能起到止痛吊命的作用,但服用时间久了,却容易造成肿囊破裂,届时必定囊破而死。

姜沅霍然起身,顾不上冒昧唐突,几l步走到那唐夫人的榻前,道:“夫人,我略懂医术,能否帮您看诊一番?”

听到她的话,唐夫人很是意外,她不认得姜沅,不知道她是何目的,她急急唤了自己的儿子来,当着儿子的面,她似乎才放心了些,道:“姑娘,我们跟你非亲非故的,你又不是一心药堂的大夫,我怎么相信你呢?”

贸然提出要给陌生人看病,别人有所防备也是正常,不过,证明自己会医术并不是难事,姜沅道:“夫人面色萎黄,气息孱弱,腹部生有异物,甫一动作,便会觉得疼痛难忍,如果不出我所料的话,夫人服用汤药之后,虽有一些效果,但一旦停了药,疼痛便会加剧,夫人有没有觉得,用药久了,药量虽增加,药效却越来越低?”

她说完,那夫人还没有吭声,唐平的脸色却越来越凝重起来,他看了一眼姜沅,道:“姑娘,麻烦您给我母亲看诊吧。”

姜沅没带药箱,但把脉看诊无碍,她细细为唐夫人把了脉,之后又检查过她的四肢腹部,确定与她猜测得无疑后,便请唐平移步一旁,如实道:“唐公子,您母亲的病,要用破腹之法去除腔内肿囊才能治愈,那位闻大夫开的药,我建议您不要再让您母亲服用了。”

唐平愣了许久,道:“破腹之法,听起来难度极高,姑娘,你会这种医术吗?”

姜沅如实道:“我的师傅叫谭茹,曾传授我这方面的医术。”

唐平犹豫起来,道:“姑娘可有万全的把握,若是我母亲病情加剧,或是出了意外,该怎么办?”

任何病症治疗的过程中都有意外的可能,姜沅不能声称自己有完全的把握,她斟酌一番,谨慎道:“我有九成把握,若是成功,您母亲的病便可以根治了。”

唐平道:“那剩下的一成呢?若是我母亲出了意外,我该当如何?姑娘是大夫,又是外乡人,治不好病自可以一走了之,但我只有我寡母一人,她含辛茹苦将-->>我养育长大,我还没有好好孝敬她一天,我不能让她有任何意外。”

姜沅沉默不语起来。

其实,她有九成九的把握,但为了谨慎起见,她故意说低了些,不过,虽然是那一点意外几l乎不可能发生,但这种事,谁也不能打保票。

许久后,她轻声道:“唐公子,你每次去一心药堂,抓药需要多少钱?”

提到钱,年轻男子的脸上浮现出难堪,他是书生,那双手是执笔翻书的

,为了做绿豆糕,他早已放下了笔墨,可每日辛辛苦苦卖糕赚的钱,拿去抓药犹有极大不足,家里已卖了一间院子还债了,他默然许久,道:“每天三副药,大约二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