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宠爱(2 / 2)

突然来了个生面孔,郦食其难免好奇。

管家停下脚步,示意少女上前见过郦先生。

他介绍道:

“先生有所不知,这名女子是巴清夫人在魏地招揽的人才。”

郦食其来了兴致:

“魏地?倒与我是同乡。”

他看女子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还有些稚嫩。但眉宇间却能瞧出不凡来,当是个家境殷实的贵族之后。

少女不卑不亢地行礼:

“小女吕氏名雉,字娥姁,魏国单父人士。得清夫人看重,不胜荣幸。”

管家补充道:

“娥姁家中招惹了单父的豪强,吕公便有意举家搬迁,逃避仇家追杀。路中偶遇巴清夫人的商队,为夫人所救,便干脆一并来了齐国。”

原先吕公是想带家人去沛县的,可他们在沛县其实也无亲无故。如今碰见个愿意帮助他们寻一处安全地方定居的贵人,当即欣然应允。

这些商队总比他们更清楚哪里更安全,而且这么庞大的商队,背后势力不小。吕公想着有商队帮忙,以后也都不用担心仇家了。

没想到这一路同行还有意外之喜,家中二女儿l吕雉竟然得了商队首领的青眼。清夫人有意培养吕雉成为自己在齐地的接班人,统筹整个齐地商业。

正好郦食其家中仆从组成完备,适合少女过来学习。也不拘只学商道手段,别的可以一并学一学,这么聪明的孩子,多学点准没错。

郦食其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

他府中更多的还是和政治有关的人才,让吕家女来他这里进学……真的是为了给商业版图培养个地区负责人吗?

他怎么看着,更像是给大秦培养女官啊?

郦食其眯了眯眼,什么都没说。

既然人都来了,当然得好好教。而且他这里正好可以给吕雉安排实践操作,就从拉拢齐王宠妃开始吧。

郦食其便询问吕雉,可愿意暂时认他做义兄。

“正好你我皆为魏人,只需对外说你家中招惹了仇人,于是特意来齐国投奔我。”

如此一来,吕雉就顺理成章成为了郦食其的义妹。他再表现得对吕雉这个妹妹十分看重,齐王自然乐意拉拢吕雉。

他个四五十岁的老男人当然不能舔着脸说要和郦食其结亲,那就不是拉拢,而是结仇了。

所以比起纳了郦食其的妹妹为妃,更好的选择是让自己看重的宠妃去交好吕雉。如此一来,吕雉也能借着宠妃叩开齐国贵女这个阶层的门,进入其中大展拳脚。

郦食其提点吕雉:

“不能小看那些贵族女子,很多家族和朝堂的隐秘消息,从家中女眷那里会更容易打探到。”

不可否认的是,男权社会已经开始针对女子进行打压了,而且打压了很久。先秦只是相对后世来说算好,不代表它们就

一点都没约束女子。

这就导致了很多贵族女性对政治的敏感度都不高]5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或者说低调了许多_[,

光用金银丝线还不够好看。大秦君主何须如此低调,又不是没资格用好东西。

上一世父亲那么喜欢珠宝美玉,没道理这辈子就不喜欢了。定然是压抑了本心,他作为亲儿l子,自然得帮父亲解决这点小麻烦。

父亲想要的玄宸宫他是没办法一口气修好了,这点小事不能再耽搁。

于是扶苏直接将这批珠玉送去了制衣处,吩咐他们给王上新做一批服饰,务必不能被六国君王给比下去。

对了,他想起来燕国辖下辽东沿海处有一地似乎盛产珍珠,品质极佳。等把燕国打下来,定要将那里的珍珠专贡给父亲使用。

扶苏当即开始盘算起各国都有什么好多东西。

几l日后,秦王政看着华丽丽的簇新朝服,陷入了沉默。

秦王政问道:

“这又是太子弄出来的?”

侍者答:

“听闻是太子特意挑选的珠宝。”

儿l子亲自选的,一片孝心,不好辜负。秦王政于是面不改色地换上了新衣服,对着铜镜照了照,觉得十分好看。

出门时便吩咐道:

“叫人也给太子做几l身。”

太子自然是有的,虽然太子只让制衣处给王上做了,但制衣处很懂眼色,从一开始做的就是父子装。

因而这一天早朝,群臣们就牙疼地看着王上和太子穿着如此华丽的朝服进来,恍惚间以为自己还没睡醒。

太子便罢了,王上怎么也……?

众人连忙低头,以免被珠玉闪到眼睛。齐国送来的水晶珠是真的漂亮,在光线下熠熠生辉,一看就很贵。

看着王上泰然自若的神情,到底也没人敢站出来唱反调,说什么如此过于奢靡。

大家默契地接受了这件事,往好处想,王上这样看着不是多了点人气吗?总比之前全身上下都严肃冷漠要强。

下朝之后众人私下议论,都觉得应该是受了太子影响。

证据就是这些日子他们回回去章台宫,都会发现宫殿比以前更华丽了一些。有人还有幸去过太子宫,那里更夸张,简直比六国宫殿加起来还豪华。

少府令是懂解读的。

秦王政说太子的宫殿不能比六国的差,于是少府令给添油加醋成了要比六国加起来更好。

还别说,确实很好看,很像是天子该住的好地方。但王上,大秦还没一统天下呢,是不是应该收敛一点?

可惜让秦王收敛是不可能的,秦国又不是还在韬光养晦的阶段,没必要委屈自己。

是以扶苏只是笑吟吟地表示:

“秦国开始重奢靡享受了,不正好能叫六国轻视吗?”

楚国就很吃这套啊,楚王又送了好多东西过来,话里话外都是支持扶苏再奢靡一些。

别管秦国这是飘了、把自己当天子了,还是单纯的

兴起了好享受的风气,对楚国来说都是好事。

一个骄傲自满的敌人,远比一个沉稳内敛的敌人要好对付嘛。

扶苏觉得这笔买卖很赚,一举三得。

既让自己享受到了,又迷惑了敌人,还能从敌人手里捞好处,何乐而不为?

秦国群臣: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章台宫——算了!

习惯了没有多余装饰、大气庄严的章台宫,他们一时半会儿l习惯不了现在的华丽风格。无妨,多看看迟早可以习惯的。

按照这个架势,等以后玄宸宫建造完毕只会更华美,他们要提前适应。

老臣痛心疾首地叹气:

“王上也太宠殿下了,简直没有底线。”

他儿l子无所谓地回了一句:

“但是太子他会赚钱啊。”

这两年太子给国库添了多少进项?又给秦国上下谋了多少福利?

人家有本事赚的,自己花就花了,关他们这些外人什么事?要不是有太子谋划,楚国和齐国能反反复复送来那么多好东西?

儿l子又劝道:

“反正用的都是从六国搜刮来的宝物,不要钱的东西,用了不心疼。”

老臣:也、也是哦!

儿l子安抚好老爹之后,出门就去继续办事了。他在扶苏的授意下,一直在对外散播“王上十分宠爱太子”的言论。

他觉得自己非常理解太子。

太子必然不是真的那么奢靡,他都是为了大秦。所以他故意做出这副假象迷惑六国,又以舆论误导六国的探子,这一切都是为了大秦。

接触到的越多,他越懂太子的良苦用心。对方是在牺牲自己的形象,替大秦谋利。

别的不说,就说这次他散播的留言。倘若六国相信了秦王连这么奢靡的太子都能纵容,一定会做出错误判断,以为贿赂太子就能高枕无忧。

关键时候不去花钱买通朝中蛀虫,反而去拉拢太子,就像现在的齐楚一般,简直太有意思了。

扶苏听着这人絮絮叨叨地表示以后一定找机会替殿下正名,殿下绝不是这样爱享受的人,只能回以一个微笑。

不,他让人散播那番言论,就是单纯地炫耀受宠和巩固地位而已。

谁让最近因为弟弟妹妹们被他和父亲“委以重任”,朝中又冒出来了一些不安分想博个从龙之功的傻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