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偏爱(2 / 2)

结果却见侍者目不斜视地来到扶苏身边,替他将披风披上。

侍者解释道:

“王上见外面起风了,担忧您受寒。”

周围的其他公子们:“……”

亲爱的父王,您难道没看见外面还有您的其他儿子吗?他们这么大一群人,就这么没有存在感吗?

事实证明,还是有存在感的。

侍者转身向其他几l位公子行礼:

“王上命诸位快些领了差事去做,不要站在风口上和长公子聊天。长公子前几l日才病过,身子骨还没养好。”

公子们:破案了,我们果然是捡来的。

公子们满心悲愤地走了。

扶苏拢了拢身上的披风,慢悠悠朝正殿走去:

“把公子们的随侍都送去帮忙,左右留在宫中也没事干。”

那些随侍平时就是跟在公子身边听候差遣的,只不过上回扶苏为防侍者帮弟弟们种田,特意不许侍者跟去。

这次的事情不一样,人多力量大,没必要只奴役弟弟一个。

竟然允许弟弟自带帮手,天底下再没有比他更仁慈的兄长了。

扶苏踏入殿内,在父亲身边坐下。

秦王政一心二用,边批改奏折边问:

“你要推行的新事物太多了,可曾做好准备?”

好东西并不是做出来就一定能成功推广的,即便大家都知道它百利而无一害,也要考虑实际情况。

比如推行过程中引发的种种问题要怎么解决,如何防止别人借用这个东西谋私利,反而让它从惠及所有人变成只便利某一个群体、危害另一个群体。]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你别威胁他]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是一副甲胄。

举个例子,

路上遇到贼人作恶没有及时制止,

就要被罚二甲。

正常百姓买一副甲胄给家中儿郎上战场时使用都很困难,哪里能出得起这么重的罚金?

可是被罚了又不能赖账,那么除非将家里人口卖作隶臣妾换钱之外,就只能选择上战场杀敌抵债了。

所以秦人好战,一是为了靠服兵役抵罪,二也是想借着杀敌获得奖赏,改善家里的条件。

秦人习惯了这种生活模式,苦是苦了点,刑罚也严重。但是只要有仗打,日子就能继续过下去,问题不大。

反观六国黎民,他们哪里习惯得了这个?动不动就罚一甲,家里有矿经得起这么罚啊?拿不出钱就要被抓去当兵,这简直不让人活!

六国之民对当兵没什么好印象,很多时候都是被强行争去充军的,一时半会儿习惯不了靠这个赚爵位的制度。

“这只是六国黎庶的反响,还有秦人,天下一统后也深受其害。”

有仗打的时候,犯了法可以靠打仗脱罪。天下一统之后那可就不一样了,没仗打就得实打实地花钱消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为了解决平民晋升渠道堵塞的大麻烦,始皇决定北征匈奴、南伐百越,强行开辟新的战场。

可,匈奴那边的土地多为盐碱地。

庶民打仗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多分点地,匈奴地盘又远、又不适合耕种,自然会闹得黎庶怨声载道。

而百越呢,那里的地倒是肥沃了。却有另外的大麻烦,毒瘴横行,气候差异巨大,而且同样地处偏僻。

“商君当初设置如此严苛的惩罚,是为了疲民。庶民不断奔波在耕种和征战的路上,就没空生事了。”

但这个政策,只适合战争之世。

要解决庶民为了脱罪去打仗的问题,就得削减惩罚的力度。要解决庶民阶级晋升的困难,走不通武将的路子,就得换文官选拔。

距离天下一统只剩九年。

九年的时间,能用来推行这两项新的政策,也不过是堪堪够用。

不是不能加快速度,而是最好不要。速度越快,留下的弊病越多。后续还要花很多精力去补救,倒不如提前稳扎稳打地推进。

秦王政听罢,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