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骏马入场
除此之外,还有世界十大马种之一的奥尔洛夫马,这种.马体型不大,只有一米六左右,但非常分装,脚步轻快,有着极强的耐力,而且最重要的是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
可要说起耐力,除了以上这几种.马以外,最值得一提的自然还是我大夏的蒙古马,蒙古马向来是军队中首选的战马品种,在持久性强,是何长途跋涉,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越是艰苦的环境下,越是勇敢无畏,无愧于世界名马的名号。
蒙古马原产蒙古高原,处于半野生生存状态,它们既没有舒适的马厩,也没有精美的饲料,在狐狼出没的草原上风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虫,冬季能耐得住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
它们虽然体形矮小,其貌不扬,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但却能抵御西伯利亚暴雪;能扬蹄踢碎狐狼的脑袋。
说起耐久力,蒙古马说第二,绝对没有其他的马敢称第一。
要知道,当初的蒙古帝国便是被誉为“马之帝国”,成吉思汗的卫队就是由精良的骑兵队组成的,历史上称他是以“弓马之利取天下”的。
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铁骑西征时,经常靠蒙古马的惊人速度及耐力对敌人进行突然袭击,从而得到胜利。1219年9月,成吉思汗的两位大将速布台和哲别攻打花喇子漠国讹答刺城时因城内保卫工事坚固而未能攻破。哲别带军队退居500里远,并休整队伍。敌探得知成吉思汗大军退到500里远时,城内卫军便放下心来,放松了警惕。蒙古大军休整几天后,有一晚哲别突然下令,率大军进攻讹城。大军夜行500里次日清晨到达城下,进行突攻。因城内毫无准备,成吉思汗大军轻易攻破了城,并获全胜。此后蒙古军名声大振,仅用两年时间就打败了强大的花喇子漠国。
蒙古大军征伐西方,无论是欧洲装备较为差劲的链甲骑士、还是斯林,都可谓势如破竹,蒙军西征将领郭侃独自领万人队,在西亚屡破伊斯军队百二十余城、破十字军百八十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