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分,班车到达凌鸿县。
下车后,张为民捋了一下挎包,拖着行李箱,看着同一片天空下生活的另一群人,张为民心里充满着憧憬。
凌鸿县不大,是一个呈井字型的城镇,马路不宽,但路面很脏,垃圾遍地。来往行人的穿着基本是以草绿色为主,也有部分年轻人穿着牛仔裤或者喇叭裤,喇叭裤是凌云市几年前的潮流,现在以直筒裤或者西裤为主了。
出了汽车站,张为民问明了县人事局的方向,然后朝着县城东街走去。
县城东街是凌鸿最繁华的街道,说是繁华只不过街面两边多了一些商铺而已,但商铺生意却门可罗雀,店主更是闲得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打着纸牌。
凌鸿县委县政府位于东街28号,是一个门口用石头砌成的拱门院子,在这儿上班的人也被当地人戏称为拱门里的人。如果不是门口两边悬挂着的两块牌子,你肯定会认为这儿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宅院。门口两个牌子,一个属于县委的,一个属于政府的,县人事局位于县政府大楼的二楼。
拱门门口有保安执勤,见拖着行李箱的张为民就要往里闯,忙从保安室出来叫住了张为民。
张为民连忙说明来意,那个保安听张为民自我介绍说是大学生,便上下打量了着张为民。张为民连忙掏出香烟,撒开后抽出一支递给了保安。
“这位大哥,小弟第一次来县里,人生地不熟……”张为民陪着笑脸说道。
俗话说巴掌不打笑脸人,保安见张为民的样子,也不像坏人,接过了烟夹在耳朵上,“人事局在那栋楼的二楼。”保安指着院里右手边一栋四层楼的灰砖楼房说道。
张为民道了谢,朝院里走去。
这栋灰砖楼房不知建于什么年代,小楼正面是走廊,走廊后面则是政府机关部委的办公室。
张为民上了二楼,到了楼梯边的一间办公室。
办公室里两个中年女人,正织着毛线摆着龙门阵。
呯、呯……张为民敲了一下门,两个中年女人没有反应,直到敲第三次的时候,靠门边的中年女人才不耐烦地停下手里的活路,“敲啥敲?”女人歪了歪头,哼出一个鼻音。
“我是来报到的。”张为民站在门口,满脸堆笑。
“报到?”女人皱了一下眉,歪了头看着张为民,“哪儿来的?”
“我是新分来的大学生。”张为民脸上依然挂着笑,不过这种笑让他的面部肌肉僵硬得难受,连他自己都觉得笑得很假,
“大学生啊。”女人很懒散地点了一下头,又戳了几针毛线才停下。
经历了一世的张为民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风气也是见怪不怪,这也不能怪这些人,毕竟很多部门一周的工作要不了半天就能干完,其他时间能坚守在办公室里也算是不错了。
“两位姐姐,小弟刚分到县里,人生地不熟的,今后还得仰仗两位姐姐的关照!”想到自己从此以后的人生将要和这个部门牢牢地绑在一起,想起早上父亲的话,要想混个名堂,不仅要受得了气,而且还得嘴巴甜、手脚勤、脑子灵,而嘴巴甜就是基本功之一,尤其是对这些长期泡在机关里的女人,更得小心伺候,要不啥时候得罪了她们,在背后把你贬得一文不值你都不知道。想到这里张为民打开行李箱,从里面拿出两包糖果点心分别放在两个女人的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