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杨老大的想法(1 / 2)

小三子从院门出来,见着穿了一身深蓝色厚厚棉衣的周明达,就业着一口白牙,从怀里掏出两个白面包子,塞进他手上。

“明达哥快吃,不然这冷风一吹就凉了,凉了就不好吃了!”

周明达手上被烫了一下,也没给小三子客气,一边将一个包子塞进棉衣里,一边将剩下那个包子往嘴里塞。

只咬了小小的一口,唇舌就触及到咸香的肉汁。

沈家的大肉包子,别说在和平大队,就是在县城国营饭店,都吃不到。

全村都晓得浩然叔本事大,别人有钱都搞不到的好东西,只要求到他那里,总能弄到。

小三子嘿嘿傻笑着,一边同周明达往山下走,一边问道:“栓子大伯在村口等着咱们?”

周明达三两口吃完包子,忍着肚里馋虫的引诱,拍了拍怀里剩下的包子,答道:“我爹还在家里,我妈说天冷得很,让我叫上你了再一起出发。”

小三子闻言耸了耸肩,行吧,梨花伯娘就是心疼栓子大伯,老夫老妻了还那么腻味,真是的!

二人一路避着寒风来到周立学家,小三子进了院门,才给周立学两口子打了招呼,就被杨梨花拉到了灶房,手里也多了个烤得焦香得红薯。

他说自己吃过早饭,也从怀里掏出包子想要给杨梨花,但怎么都给不出去,最后没法子了,只得把包子和红薯都兜上。

周立学应付完自家婆娘,拿上毛线帽子,就招呼二人出发。

小三子听到他的招呼,走出灶房两只眼睛就开始寻找周明达。

看到周明达将剩下的包子给了小苗嫂子后,他转过脸不想看了。

这些大人怎么都那么不知羞,他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后生还在呢,教坏了他怎么办?

见他们父子俩还在磨蹭,小三子率先走出周家,“栓子伯,明达哥,我先去牛棚看看牛车套好了没,你们后边慢慢来哈!”

他三两步快速走出周家院门,才走出不长一段距离,就听到身后有脚步声追来。

因为天气太冷,三人一路上都没说话,埋头往新建成没几年的牛棚走去。

三人来到牛棚,周建军兄弟俩已经把牛车套好了。

去年山脚村有添了两头小牛犊子,他们今天去接人,一共五个人,要赶三辆牛车去。

周立学本想叫周华成去的,但因为前几天夜里冰冻,刁老起夜没注意摔了一跤,现在下不来床得有人照顾着,所以只得换他大哥周建军去。

五人准备好了,便赶着牛车出发往县城方向走。

因为小三子是第一次赶牛车,便让周明达同他一辆车,二人一边赶路一边说话,倒也不觉得那么早那么冷的天气出门办事太难挨。

三辆牛车快到下河村时,小三子眼尖,看到了特地等着他们一起去县里的杨老大的车队。

下河村一共五辆牛车,杨老大看到周立学和周建军两个妹夫,手上的鞭子直接甩给村里的后生,坐到了山脚村的牛车上。

他看了看山脚村这次去接知青的人,问向周立学:“这次怎么没看到周浩然那小子?他不来了?”

听到他问起,周立学刚要答话,那边小三子抢先回答道:“杨大伯,我浩然叔被夏天时的知青搞怕了,所以这次我替他来!”

杨老大循声看去,眯着眼看了好一会儿,才认出小三子。

“你小子是那个小三子?龙家那个?”

“就是我!”小三子兴奋得直接摘下帽子,以便杨老大看清楚他的脸,“杨大伯你不认得我了吗?去年过年我还跟浩然叔来您家拜年呢!”

杨老大看他又憨又傻的,连忙喝止道:“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你个傻小子,快把帽子戴上,回头吹了头风,小心感冒了!”

见到小三子重新把帽子戴好,杨老大才放下心来,与周立学说道:“现在的后生长得真快,过年时我见着他好像还没这么高这么壮呢!”

周立学笑呵呵地答:“春暖本身就有能耐,浩然本事更是大,他们家地条件在我们村里那是数一数二的,小娃儿吃得饱,油水多,可不就跟那春天的竹笋似的,长得又快又好。”

杨老大听了他的话,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又问道:“那小子今年几岁了?现在做什么?”

“好像......”周立学掰着手指算了一下,不太确定道:

“应该满十八了吧,我也不太清楚,他啊,现在下地干活呢!公社学校乱了以后,他婶娘就让他拿了初中毕业证回家了,去年开始跟着村里下地干活,今年都能拿满工分了,能干着呢!”

杨老大见自家妹夫对这个后生评价那么高,看着小三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有些迟疑地问道:

“你说让他做我们杨家的女婿,能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