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报上说:
赵云下达命令的第二天上午,武安国率精骑进入汉阳郡内。
马津率众投降,并连写数封亲笔信,帮忙劝降了其余城池。
两日之内,汉阳郡全面易帜。
从第二天起,甘宁以水军护送夏国文官上任,在各县初步建立统治。
第二天傍晚,武安国和郭嘉自街亭向北翻越陇山,于第三天早晨赶到萧关。
萧关副守将鲁同,早已被安全司策反。
鲁同配合裁决司的人,第一时间绑缚了守将,杀掉了反对者,向武安国献关投降。
此外。
郭嘉说,在萧关关城之内,发现了一种火油。
因为鲁同投降,这种厉害的东西才没有落到武安国的先锋军身上。
郭嘉询问鲁同得知:
火油来自北地郡某处,是一种从石头缝里流出来的东西。
点火即燃,烟雾很大,且烟雾有毒。
郭嘉建议将此物交给科学院,让科学院研究可以用来照明的灯油。
赵云看完整份战报,不由得哑然失笑。
对于汉阳郡能够被轻取,他一点都不奇怪。
毕竟,郭嘉和戏志才两人早就盯上汉阳郡了,还有安全司和裁决司协助他们。
安全司利诱,裁决司杀人。
被利诱者不去说,光是被裁决司干掉的顽固分子,就达十二人之多。73狆彣蛧
一个郡而已,重要官员也就二三十个。
直接被杀掉了一小半,其它官员哪里能不惧怕?
萧关的战略位置相当重要,郭嘉和戏志才当然也不会放弃。
占了萧关,就获得了从西北方向进入关中的出口。
萧关以西的安定郡,萧关东北的北地郡,全都成了夏国的囊中之物。
至于郭嘉所说的火油,根本就是石油。
赵云一直都不知道,在北地郡竟然也有石油,还是直接渗出到地表上的。
若能从石油里提炼出煤油,夏国的缺油问题就可缓解。
目前,夏国的灯具,一小半用的是动物油脂,一大半用的是桐油。
对于桐油的使用,是从四月份才开始的。
当时,赵云发现每到夜间,枹罕街头就没有几个灯笼,显得一片昏暗,不由得很是奇怪。
一问方才知晓,大家都在使用动物油照明。
动物油稀少,价格就很昂贵。
寻常人家,连一盏油灯都用不起,更没有财力在家门口维持一个灯笼。
赵云马上想到了植物油。
由于赵云的引领,夏国此时已经开始榨取大豆油。
但是,夏国的底子很薄,大豆全都从外地购入。
榨出的油也不多,价格也相当昂贵。
思来想去,赵云想到了桐油。
他让经常在山林里钻的侯光爷孙去山林里寻找,非常幸运地找到了大量桐油树。
长年没人采摘桐油果,每颗桐油树下都堆着厚厚一层果子。
把地上的桐油果捡起来,就得到三四千斤。
桐油果数量太多,使用食物油榨取设备已不合适。
科学院利用水力冲锤进行改造,造出了桐油果榨油机。
有了大量桐油的支撑,枹罕城晚上的灯笼就多了,渐渐有成为不夜城的趋势。
而在其它城市,依然要为晚上的照明油料而苦恼。
郭嘉在枹罕生活了相当长时间,后来被调往西县,想必是发现了西县晚上缺少油料的痛点。
知道火油能够燃烧,立即就联想到了灯油。
郭嘉多半亲自试过火油。
发现它多烟还有毒,并不能直接使用,这才请求赵云给科学院下达研究任务。
赵云仔细回忆了一下,隐约记得前世看过一份什么资料。
资料上说,提炼石油的办法就是蒸馏。
不同油料的沸点不同。
通过控制温度,可以把不同的油料分别变成蒸汽。
再用冷却室将蒸汽冷却下来,就能得到不同的油料。
赵云马上对邓贤道:“你率领大家继续向前,我处理些事。”
然后,他勒马走到路旁,对跟随而来的肖林道:“给我纸笔。”
“诺!”
肖林应了一声,马上跳下战马,在马背上的包裹之中翻找起来。
看见肖林那副手忙脚乱的样子,赵云不由想起了张白玛和任红昌。
本来,二女还想继续跟随下去,使用的借口就是照顾他的起居,还能帮他记录命令,或者递个纸笔什么的。
他却觉得前往长安有些危险,就坚决地拒绝了。
不过,他昨晚折腾得有些厉害,二女多半要在陈仓城中再休息一两天,随后才能走上返回枹罕的道路。
就着白龙驹的马背,赵云一连写了三封信。
第一封是给玄武军的后续指令。
赵云要求玄武军和水师在占据北地郡以后,沿着黄河西岸继续向北进攻,占领朔方、五原、云中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