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针对汝南袁氏的计划(1 / 2)

赵云对何信投去赞赏的眼神:

“不错!

我国其实非常缺乏精英级官员。

所以,前一批的小秀才们,现在都正儿八经地当官了。

但就算如此,我们在南面高原上的广大占领区,依然缺乏管理者。

你也去过南面,想必对此深有体会。”

何信重重点头。

他去南面足有一个多月。

本来,他是去处理黑教的事情的。

只用了不到半个月,一切就处理得妥妥当当了。

他就想走,却被黄忠扔过来一大堆的民事。

由于南面属于新占领区,暂时处于军管状态。

但对军队而言,民事真不擅长。

何信打算推辞,却被黄忠的一番话拿捏住了:

“这件事,我已经向海棠司正征求过意见。她说,你要是有空,那就帮个忙。”

何信都是准备回家的人了,当然有空。

而且,海棠有着赵云后妃的身份,话语权远超普通的司正。

何信无奈,只好带着下属们,帮忙处理了一些民事。

也因那段时间的忙碌,他才认识到,夏国对于南面的管理,实在是太粗糙了。

短期之内,这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那边的绝大部份民众,都才脱离奴隶身份。

骨子里面的奴性,使得那些人极为老实听话。

不过,随着宣访司在那边的活动,随着参军的胡人士兵眼界的扩张,那些人早晚会期望得到更多。

比如:

更好的住房,

更多的财物,

一个伴侣。

这些要求都不过份,人之常情而已。

但是,这就需要大量民事官员去引导。

如果没有这类官员,胡人百姓的心里,就会积累越来越多的不满。

想到这些,何信认真道:

“我认为,必须尽快向南面的占领区派去官员。

只要有充足的官员进行引导,我们可以快速消化南面的占领地。

如果我们做不到,导致胡人百姓对我们的积怨越来越多,事情就麻烦了。”

赵云点点头。

“南面的情况,内阁也是十分清楚的。

本来,我打算在下个月开启第二次科考,并加大第二批秀才的人数。

现在有了袁家,我就有了新的考虑。

利用袁家的声望,我们可以大量收集当地的年轻士子。

只要他知书识礼,就先弄到这边来。

到了这边,由你们安全司对他们进行培训。

甚至,可以直接将他们扔去南面,一边工作一边培训。

我相信,很多士子都是有着热血的。

班定远平定西域,就是本朝之事。

多么的壮烈豪迈?

应该激励了许多年轻人。

我们开壃拓土,所做之事与班超无异。

教化蛮夷,化胡为汉,也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

大多数人,应该会抛弃立场,参与到这件事情里面。

当然,真要有那种顽固不化的死硬份子,也能让我们多上一些免费矿工。”

听到最后一句,何信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对于赵云的性格,夏国的许多高官,早已十分清楚了。

若你拥有才华,赵云会努力迁就你。

但你不听他的话,那你的待遇立即就会从天上掉到地下!

让你免费挖矿挖到死,那绝不是开玩笑的。

如果你进了煤矿,还要表现气节,那你可能都活不过一个月。

那边的工头,根本不把重犯当人看。

然而!

即使死上一万个重犯人,赵云也不会有丝毫的触动。

这真是冷漠到了极点!

“好的,我会全力发动安全司的力量,尽量多弄一些人才过来!”

“裁决司将会密切配合你们。”

赵云这句话平平常常,却让何信心中一凛。

裁决司的职能,就是杀掉一切对夏国的事业有阻碍者。

注意,是一切!

哪怕他是袁氏家主,若是成了这件大事的拦路石,也会被裁决司列入死亡名单!

何信迟疑片刻,问道:“为了激励袁春做事,我想把袁春拉入安全司,大王以为可以吗?”

赵云想也不想就摆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