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好志向。”韩信肩上挎着,手里拎着着采买的物资,领着弟弟刚回来,就听到陈庆在院子里念诗。他推开门兴冲冲地说:“信自当以叔叔为楷模,重振韩家门楣。”“哈哈。”“你们回来啦。”陈庆听到墙外响起轻微的脚步声,心满意足地颔首。陛下我并非故意和你唱反调,实在是大秦江山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边缘。零敲碎打已经改不了什么,非得把法家的霸道之策推倒重来不可。“公子,给我吧。”香莲殷勤地从厨房里出来,抢着接过韩信手上的东西。“叔叔钓了一条大鱼拿过来,我已经在锅里炖上了。”
记住uoqiuxw“你先歇歇。”韩信拘谨地点点头,当着外人的面觉得有些不自在。“叔叔你先坐,我去准备碗筷。”韩夫人起身去了厨房。没多久,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炖鱼端了上来,鲜香扑鼻。众人分别落座,香莲给每个人盛好米饭。陈庆吃了两大碗,又小酌了几杯才心满意足地揉着肚子。香莲主动去厨房刷碗,韩信带着弟弟去屋里挂起帐幔。“嫂嫂留步。”陈庆看到韩夫人想走,开口叫住她。“叔叔有事?”韩夫人为了避嫌,不好意思跟他独坐。“嘿嘿,庆此来确实有一事相求。”陈庆笑了笑,招呼她重新坐下。“叔叔但说无妨,但凡要妾身出力的地方,定然不会推辞。”韩夫人柔柔地说。“敢问嫂嫂可做过媒?”“我思来想去,实在没什么合适的人选。这件事搁置久了,总是压在心里也烦的很。”陈庆郁闷地摇了摇头。“叔叔让我做什么媒?”“妾身在咸阳也没什么亲朋故友,况且……高门大户怕是我也不好登门。”韩夫人暗自叹息。“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就是……”“唉,我从头说来吧。”韩夫人忍俊不禁:“婚姻大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叔叔你就别操心了吧。”陈庆正色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我若是食言而肥,谁还肯尽心尽力做事?”“其实我先前倒是安排过。”“北地郡豪商乌氏倮曾献上胡女百人,被我安置在工坊中从事些洗衣做饭、洒扫庭除等轻省活计。”“万万没想到哇!”韩夫人禁不住好奇:“如何?”陈庆叹了口气:“秦墨工匠如今有了官身,一个个自视甚高,全想着娶个官宦贵族家的女儿,我上哪儿去给他们找那么多?”“再者说,即便他们有了官身,也不过门庭初立。”“但凡体面点的人家,轻易不会把女儿嫁过来。”韩夫人赞同地点了点头。秦墨工匠出身太低,根基尚浅。哪怕是咸阳城一介小吏,那也是世代在公门中任事,关系盘根错节的坐地户。“说来也奇怪了。”陈庆摇了摇头,好像有一肚子苦水。“那些胡女进了工坊,按理说狼多肉少,也早该婚配了吧?”“嘿,她们偏偏又瞧不起卖苦力的普通工匠,一心想嫁个有官身、吏籍的。”“你说这些人怎么想的?”“她们有什么呀?”“就凭她们会扭扭腰、跳跳舞?以姿色娱人?”“哪怕娶个本分人家的女儿,也比找她们强吧?”“叔叔那你打算怎么办呢?”陈庆笑了笑,用指尖敲击着桌案:“眼下的局面,就是典型的供需失衡,资源错配。”“破局之法倒也简单。”“嫂嫂可知北坂宫?”韩夫人脸色微变:“自然知晓。”“陛下将北坂宫中的六国嫔妃遣返回乡,有不少人如今已无人认领,只能暂时栖身宫中。”“内务府已经停了她们的钱粮供给,我实在瞧不得她们孤苦伶仃,衣食无着,便让她们先干些侍女的活计,好歹让她们有口饭吃。”“然后我就发现……”陈庆笑容玩味:“我那班手下每次过来述职,总有些人盯着她们看。”“若是长相过得去,身子骨强健,还能博得对方青睐,眉来眼去一番。”“啧啧。”他戏谑地说:“虽然说北坂宫中都是些徐老半娘,但是保养得当,仍旧风韵犹存。”“况且多半都生养过,体格没什么问题。”“娶回去绝对不亏呀!”韩夫人不禁红着脸垂下头。她听着这些话,感觉像是在说自己一样。“六国嫔妃哪个不是名门贵族出身,如今落魄无依,许给秦墨门徒简直一举两得。”“况且他们婚配之后,也能打消胡女那些不切实际的妄想,普通工匠也有了机会。”“此举善莫大焉。”“嫂嫂可愿成人之美,去帮我撮合说媒?”陈庆期盼地望着她。“妾身就怕未能如你所愿。”“六国嫔妃出身高贵,不见得能看上出身寒微之辈。”韩夫人一本正经地劝解。“这个好办。”“谁不答应,我立刻停了她的吃穿用度,自己上街讨饭去吧!”陈庆满不在乎地说。韩夫人愣了下,又问:“那秦墨高徒看不上她们残花败柳之身,又该如何?”“嫂嫂尽管放心,他们一个个在皇陵营地拘禁多年,那里连老鼠都是公的。”“如今只不过怕辱没了自己的官身,才不肯轻易婚配。”“但凡有个知情识趣,温柔贤淑的女人,哪个不动心?”“他们苦熬了多年,一身力气无处施展。”“那些六国嫔妃又苦守空房多年,这正是天作之合呀!”话音未落,韩夫人脸上的红润之色不断蔓延,连耳根也脖颈都泛起粉色。“嫂嫂勿怪,我说的不是你。”“呸,这张嘴。”陈庆拍了拍自己的侧脸:“我不是那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