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站在孝陵陵宫前。
一群诸王惴惴不安的看着陵宫。
这些水泥基底的陵宫,覆盖琉璃,并不算大,但也不算小。
毕竟土地有限,朱厚照不可能大开大建,只能一人一座祠堂大小,然后日后学着出祧就是。
朱厚照清了清嗓子,诸王哆嗦了一下。
“太祖高皇帝在上,今日朕分封诸王于八洲之地,镇守一方,夏君夷民,百代同流,共同缔造华夏万族,使我大明,千秋万代!”
朱厚大白话了一番,然后举着香火,看着其他人。
“今日,于太祖见证之下,册封诸王。”
“崇王。”朱厚照点了一个王号。
而崇王哆嗦了一下,哭丧着脸上前跪伏。
“封于爪哇岛西部,立崇王国。”朱厚照一招手,后边旗帜、王玺、金册、以及九锡都送上来了。
“尔德行尚在,然则家风不严,子孙无道,秽乱地方,争风吃醋,为非作歹。尔为全己之声名,欺上瞒下,暗中谋害地方御史,致使人人自危。
今日,判崇王世子无期徒刑,贬为庶人,关押凤阳高墙。”
朱厚照一声令下,崇王哭了。
“陛下,陛下臣错了!”
“住口!太祖高皇帝灵前,尔要不敬否!”朱厚照厉喝,打断了崇王的哭喊。
他哆嗦了一下,低下了头。
难怪他这几天找不到儿子,原来被已经被朱厚照拿下了。
“朕与尔等有约,积分最低和为非作歹,不是贤王者,将会贬黜清算,绝不姑息!这大明不仅是我朱家之大明,更是天下人之大明,尔等欲要开国一方,镇守一地,更需要仁德爱民,万万不能再有此等祸患。
今日只是小惩大诫,到了地方之后,只要尔等不举旗叛乱,朕自然不会管你们如何治理一地。
但出国万里,无力自保,等到朝廷救援,只会鞭长莫及。
此去,以征为主,先立社稷,在行仁义。
须知仁德用于民,蛮夷非民,需要同化之后才能称呼为民。”
朱厚照叮嘱完了,立刻接下一个:“岷王。”
岷王脸色难崩,摇摇晃晃站出来:“臣有问。”
“康定府内,尔强抢百姓茶叶,兴修道庙给假道士侵占乡镇田土,并不制止手下府军,抢掠退役农兵,以致于屠村掩盖,致使三十六户下山村百姓死难。如此残暴,册尔封于红林岛(新几内亚岛)中部,此地气候炎热,瘴气横生,但富有铜矿。
有一条山脉贯穿东西,北面壁障难临,不通水道,南部气候尚佳,可安一地。”
岷王一听,脸色瞬间变了。
“陛下!我……”
“朕分封你于此,自然是因为你的残暴。既然残暴不堪,那么对付蛮夷自然有你的本事。岛上有许多卷头发的红林人,族群人数,估计在三十万上下,只要你能征服他们,开辟一地的资本就有了。”
朱厚照没有给他反驳的机会,继续说道:“此外,诏削一卫兵力,铳械、重炮减半。”
岷王不敢暴怒,只能跟着跪在崇王边上。
这么一对比,崇王顿时感觉心情好了很多,至少爪哇西部,当年元代和明初都去过,相关资料都有,唯独这个红林岛,还真没有多少资料记载,是真的蛮荒。
“兴王。”朱厚照说。
众人纷纷抬起头,朱厚照果然还是来了。
“他人不在。”朱厚照继续说,“回头诏书发与他。其御下不严,看管不严,私蓄死士,导致铳械流落,害得当朝渤国公横死街巷,其罪本当株连。但时局需要有宗王镇守一番,故而不诛,发于隐土薄州就藩。”
隐土薄洲!
众人一听大骇。
相较于距离大明相对近一些的南洋各地而言,隐土薄洲那真是两眼一抹黑。
去了的风险,只怕比岷王的更可怕。
“此去隐土薄洲,蹈海计两万多里(一里五百公步)。并且沿途只有几座岛屿,并无大明之于南洋的成熟航道,仍然需要探查。”
朱厚照再加一句,瞬间不少人冷汗直冒,暗暗祈求,希望他们不要去隐土薄洲就藩。
光是想到海上航行,要是迷航了,绝对是要命。
一瞬间,岷王也感觉到了心头舒服了。
至少自己还在南洋划分地界,虽然已经到了滔土冗洲,但也不是不行。
“泾王。”朱厚照继续说,“朕本欲将泾王叔册封于南洋,但泾王叔来信,言其既决议外封,当替朝廷镇守要地。所以,朕决定,册封泾王于隐土薄洲与昇土阳洲交界之地。
于此立泾王国,等其立国之后,于此地开辟运河,以此勾连沧溟洋与碧穹洋,并主导未来千百年运河航运,节省两洋同行之耗,否则从昇土阳洲绕到成土泲洲,需要增加将近半年的航线。但若是从这条运河渡过,只需要三日光景,便可抵达成土泲洲南部群岛。”
众人一听这话,瞬间变了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