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朝鲜人鄙视倭人(下)(1 / 2)

“嗝!”

吃饱喝足,沈贞才回去。

而饿了半天的倭人等到了他,才问起他们应该去哪里吃饭。

放在倭国会馆里的瓜果,也都被他们吃了,但完全不顶饿啊!

“哦,差点忘了这茬。”

沈贞一拍脑袋:“走,本官带你们去光禄寺。还有这个拿上。”

沈贞拿了关碟,给他们一一登记上,一并来到了光禄寺。

光禄寺就在饭堂的不远处,源知仁嗅到了香气,吞咽着口水:“那边是……”

“整座楼都是餐厅。不过呢,我们官员的餐补,只能吃一、二、三层楼的,想要上四五楼开小灶,那就要自己交钱了。

不过呢,寻常官员只能上四楼,五楼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去的地方,走的楼梯也是另一条,平日里有专门人把守,上不去。

至于你们,因为是外使,也跟我们官员一个餐补。

今天肉菜有东坡肘子、南京烤鸭、火腿炒腊肉,素菜有白灼菘菜、酸海带丝、小葱拌豆腐,然后主食是米饭或者馒头,管饱。”

“咕噜噜噜!”

不少人听着,肚子更饿了,喉咙不断涌动,显然是被吸引了。

他们是从宁波上岸的,路过杭州的时也没少吃东西,自然知道大明有多少美食。www.7Эzw8.com

现在一听,心直痒痒。

但事实上,他们也只是吃大锅饭罢了。

不过这个时代,能餐餐吃饱,已经是很多人美好的生活向往了,更不要说一荤一素了。

“那我们现在去哪里?”源清彦张望着不断走出来食堂的官员。

“先去领餐票。我们这些官员,每个月月初都会就着俸禄一并发放。自从朝廷俸禄改革之后,现在已经不发粮食了,而是改成金券。俸禄也从每年或者一季发放一次,变成了现在每个月都发。”沈贞如数家珍,传着他从跟人拼桌时,听到的根由解释了一遍,“而你们就需要每个月领餐票,要是想开小灶,就拿着餐票出去,能打折。

通常是给八折。

外使是补两餐,只有午餐和晚餐,早餐自理。

上值官员补三餐,不上值补两餐,值夜和外出的补四餐。

早餐是一厘,午餐三厘,晚餐两厘,宵夜一厘。

按照现在的粮价,南京一石米是差不多八分金券,相当于八百厘,按照公制来折一石米,差不多一百五十斤。

也就是说每斤米,差不多五厘。”

沈贞一边说一边算,个人觉得,按照大明的官员俸禄,这个价格有点高。

但实际上,这是当季新米的价格,通常市面上贩售的米都是三年左右的陈米,每斤只要三厘。

南京的米价,虽然今年因为两淮的洪涝,江南减产的缘故,还是涨了不少,但相较于之前被朱厚照折腾的那一次,已经算是很低了。

不少经历过江南期货市场,和假钞案的官员,来到这边,都觉得今年粮价控制在八分一石已经很低了。

要是放在往年,没有上一角,那简直牛皮。

当然更重要的是,朱厚照从安南调拨来的粮食,现在已经投放进入市场。

价格低廉到一斤一厘的地步,当然这种只能限购和抢购,但江南的民生环境,已经安稳下来了。

来到光禄寺,沈贞递交了关碟,然后给他们每个人录了画像,制作了账目,接着递给他们说:“以后,每月来自己来领一次,若是有疾病,无法前来,得寻会同馆官员代为领取。”

众人拿着餐票,上边有正副券,统一印刷,公章齐全,还有编号。

看着编号,众人不由得古怪起来。

“这些编号怎么做出来的?”

“用一种手滚机,反正是工部的印刷术,十分了得,能用滚动印刷的方式,次第印下上千万张编号不同的票券。

听说以后应该会用在金券上,也不知道真假。

但既然技术成熟了,金券有这编号在,未来就能分辨造假了。”

沈贞随口的一句话,换来的就是倭人的惊叹。

而相关技术,事实上在北京已经在使用了。

作为皇家百货大厦的会员,沈贞每个月都会拿到优惠券。

而优惠券,就是用了相关的技术,他也问过工作人员,对方也没隐瞒,将知道的都说了。

餐券上的东西,和那个是一样的。

一眼就能看出来。

“走吧,带你们去买自己的餐盒,因为医部的调查发现,很多病症都是从口入的,所以为了防止官员之间疾病相互感染,大家都是单独使用一个餐具、餐盒的。尽可能的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

沈贞看他们茫然模样,突然之间,有种文明人的感觉。

无知愚昧的倭人!

岂能知晓天朝上国的文明开化!

哼!

沈贞的鄙视,更加不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