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书院做团宠(28-29)(1 / 2)

“父皇,儿臣没什么意见。”

苏焕这话就等同于默认了。

贵妃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这孩子,之前说起这事还一副不情愿的模样,现在倒是应的快了。

坐在最上首的男人忍不住挑了挑眉,苏焕这样的性子,若不是真存了点心思,恐怕不会轻易答应。

喻清......

苏玉眼神冷冷地看向苏焕,在他看来,苏焕答应此事多半也是出于想要折磨喻清的目的。

让喻清给这样的人做妾,根本就是一种侮辱。

苏淮看出他很想站起来阻止,他只能再次劝道:“你若是现在站起来反驳就会害死他。”

“那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喻清嫁给这样的人吗!”苏玉几乎要把手中的杯子捏碎。

苏淮看向上首的男人,忽然觉得有些看不透他。

父皇究竟是什么意思,是试探,还是真的就只是顺水推舟?

可无论是哪一种,喻清的下场都不会太好。

“只能看父皇怎么说了。”苏淮掩饰性地喝了一口酒,脸上连任何担忧的表情都不能有。

他不能露出端倪,苏玉也是。

“你要记住,在父皇面前,他只是你的伴读,不管你有多在乎他,都不能在父皇面前表现出来。”男人再次小声提醒苏玉。7эzw八.com

被提醒的少年只能着急地坐着,等着男人的回答。

“朕知道了。”苏凌笑了笑道。

模棱两可的回答,看不出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苏淮怕那些宗亲继续说下去,便马上起了别的话题,之后大家便聊起了京城的四大公子,总算将喻清的话题带了过去。

这顿饭吃的好几个人都心不在焉,苏凌将所有人的反应收入眼底,他垂下眸子淡淡一笑,笑容显得有些凉薄。

宴席散开后,苏玉忍不住想去找苏焕,苏淮问他:“你这样着急,是出于什么身份。”

苏淮不傻,他能看出苏玉对那个少年的在乎,起初他并未深想,只觉得苏玉拥有了第一个朋友,对他这样的性子来说本就不易,他把喻清看的重要些也没什么。

可是现在细细想来,其实不对。

他的反应太过了,完全超出了原本应有的程度。

“他的我的......朋友。”苏玉哑着声音回道。

身穿玄衣的男人眯了眯眼摇头道:“阿玉,你不是这样的性格,你心里很清楚。”

他如今这样淡漠的性子,一个朋友哪里值得他这样。

戴面具的少年不说话了,他似乎还是那样,只有在喻清面前才能做到句句有回应。

“罢了,我不问你,你既说要去找苏焕,他便会和我产生一样的疑问,届时被他看清了你的弱点,知道了你如此看重喻清,他恐怕更会迫不及待地娶了喻清。

不管是出于报复你还是拿捏你,他都会很乐意去做这件事。”

苏玉愣了愣,这会稍微冷静下来后,他也反应过来,他不能贸然去找苏焕。

“怎么办......怎么办......”苏玉现在六神无主,只能无力地呢喃着这几个字。

为何他这辈子非要生在皇家,为何他之前毫无斗志,手中的权力根本不足以和贵妃、和杨家抗争。

苏淮也有些灰心地垂下了眼,身为太子,他连为喻清反驳一句话的能力都没有。

“这件事的关键不在苏焕,而是在于父皇,他不赐婚就没事了。”苏淮很清楚,他们找苏焕起不了太大的作用,那人的性格何等恶劣,岂会听他们的意见。

苏玉也明白,可他想起苏凌曾问过的那个问题,他便不能随意开口,少年冷着声道:“可父皇本就忌惮皇子相争。”

“是啊,所以才如此两难,若是无关之人孤还能开口说两句,可他与你有关,孤便没有办法置身事外。”

“难道我们就毫无办法了吗。”

“还有一个办法,只是会很难。”

“什么办法?”

“买通江公公。”

江宗贤,皇帝近身太监,宫中太监首领,从皇帝是皇子时便跟在他身边了,对崇文帝忠心耿耿,深得皇帝信任。

坏就坏在这个忠心耿耿,这样的人往往是很难买通的。

权势,他不缺,对于一个太监来说,首领太监就是他们一生最高的奋斗目标了。

金钱,也不缺,崇文帝念在当年的相扶之恩,一直对他很好,赏赐也给的多。

那还有什么能打动他?

“他是父皇身边第一人,买通他恐怕没有那么简单。”苏玉想来想去,还是没想到办法。

父皇的近身太监,他们这些皇子都不能与之走得太近,江宗贤也清楚,所以和他们这些皇子都没有深交。

苏淮沉默了一会,静静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

过了会,像是想到什么,他眼神亮了亮,倏然抬眸看向苏玉说道:“你说的没错,这样也有风险,所以,孤还有另一个办法。”

“你说,只要能救喻清,我什么都做。”

“杀了江宗贤,扶持夏仪上位。”

苏淮对江宗贤不了解,但这位夏仪他却清楚地从他眼中看到了野心。

夏仪是江宗贤的干儿子,在宫里,太监多多少少都会找个干儿子,为了将来能有人养老。

江宗贤年事已高,本就到了快退位的年纪了,可这个干儿子能不能等那么久呢?

何况江宗贤的干儿子可不止他一个,若是当不上这个首领太监,他岂能甘心。

苏淮简单和苏玉说了几句,便将事情自己揽下了。

“这样的事,你还是不要沾染了,孤会安排好的。”

苏淮并不想苏玉接触到这些肮脏的东西,他只要告诉苏玉他有办法去帮喻清便好。

苏玉眼神复杂地看了看苏淮,最终还是动了动唇说了句:“谢谢。”

苏玉以为苏淮是为了他才去冒这个险,可他不知,苏淮也有私心。

他和苏玉一样,不想眼睁睁看着喻清嫁给苏焕。

“回去吧。”

“嗯。”

两人并肩走在宫道上,月光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两道长长的影子却始终隔着距离,无法相交,亦如他们的心。

宝安殿里,苏凌同样在想这件事。

即便是除夕夜,他也还在批折子,外地大臣们上的奏疏有些都是要延迟很多天才到的,由于怕错过国事,苏凌还是坚持要在除夕这日将折子看完。

“公孙大人可以离开了。”男人本在伏案工作,一抬眼那道身影居然还在。

苏凌有些无奈地看了看立在一旁的男人。

站在一旁的男人头戴乌纱帽,身着仙鹤朝服,身形消瘦,颇具文人风骨,生了一张清润文正的面庞,一看便是个文官,手中还执笔在写着什么。

此人乃大晋著名史官公孙月,负责记录崇文时期的历史,其中自然包括皇帝的一言一行。

“那陛下休息,臣明日再来。”公孙月微微颔首,淡声应道。

“朕都放你三天假了,爱卿每日也辛苦,何不休息几日?”

“微臣多谢陛**恤,这是微臣的职责所在,不辛苦,微臣告退。”

说罢男人便转身离开,背影挺拔宛如修竹。

苏凌笑着摇了摇头:“真是固执。”说罢便提笔继续在折子上勾勾写写。

江宗贤立在一旁,脸上堆笑道:“公孙大人是史官,这朝中哪个史官不是这样,陛下放宽心。”

“那可未必,朕见过的史官可并非个个都如他,他啊,跟他爹一个模样,罢了,应该说公孙一家都是老顽固。”

公孙氏是大晋著名的史学世家,大多皇帝都对公孙家的朝臣颇为尊敬。

毕竟这关乎着后人对他们的评价,谁也不想做个万人唾骂遗臭万年的皇帝。

时间不知不觉便到了深夜,苏凌终于从折子里抬起头,朝着江宗贤问了一句:“那喻清查的怎么样了。”

“依老奴的看法,很奇怪。”

“哦?怎么个奇怪法。”

“府中竟无一人看过他的真容,常年戴着斗笠,即便用容貌丑陋做借口,也未免太过了些,倒像是想掩饰些什么。”

苏凌眼神暗了暗,也觉出些不同寻常的意味来,“为人呢,性子如何。”

“说是个单纯善良的,除了喻府和书院,很少去其他地方。听闻从前在喻家是不受重视,默默无闻,自从跟着喻少和去了书院后,喻少和便对这个庶弟极为宠爱,再就是成了荣安王的伴读,九皇子也爱欺负他。”

“太子呢。”

“太子殿下似乎与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苏凌挑眉,颇有深意地看他一眼:“那可未必。看来你查得还不够深啊。”

苏凌并不放心,让江宗贤继续查。

他想知道的事情,那就是掘地三尺也要弄清楚。

听了江宗贤的话他反倒更觉得有意思了,苏焕喜欢欺负他,却为了他跟苏玉打架,对于赐婚一事也并不抵触,这是很矛盾的说法。

还有那张脸不敢露出来,分明就是有问题。

想到已经有三个皇子和喻清有关系了,苏凌脸色变得十分阴沉。

宫中绝对不能再发生当年那样的事,否则他一定要杀了喻清。

他拿出红纸张在上面写了个大大的“福”字,随即递给江宗贤,眼神中寒光一闪。

“将这赐给喻清,说是朕为了表彰他舍身救下九皇子,再告诉喻朝修,元宵宫宴,让他带上喻家所有人,包括喻清。”

春节在一阵热闹的鞭炮声中正式到来。

喻清和鬼影早早地就起来了,喻少和更是早早地就等在门外,但他不敢进去。

他敲了门,喻清也听见了,但他就是没开门,这态度一看就是在生气,喻少和更不敢推门了。

“清清,我、我能进来吗。”男人在门口踌躇着,语气十分小心翼翼。

喻清不理他。

喻少和便一直站着,脚都麻了也不敢离开。

他怕自己一走喻清会更生气。

喻少和就这样在门外站了一个时辰,心里那叫一个忐忑不安啊。

他听见了喻清和鬼影在说话,心里难过得要命。

原来自己还不如一个护卫。

这念头刚出来就被他打散了,不可以这样想,在清清心里他是最重要的,不能怀疑这一点,免得又做出让少年不开心的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