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棠棠亲启(1 / 2)

娇宠通房 杜想想 1811 字 2023-07-29

“宋娘子,这是常家姑娘定制的屏风的要求,您看看。”

宋幼棠应了声接过花笺看起来。

客人有要求她画花样子的时候才好照着要求画。

看完要求宋幼棠心中也有了谱,当即到书案前拿起画笔凝神片刻后落笔作画。

画了一小部分时苗思莹来了,她没惊动宋幼棠而是在旁静静的等着。

等宋幼棠搁笔休息时道:“今日得了新鲜的河鲜,去我家中用晚膳吧。吃完了我再送你回去。”

宋幼棠不喜欢在外面过夜,便是与苗思莹再要好吃了晚膳也要回去。

但自从知道高寄参军之后苗思莹就时常邀她去府中吃饭,因此宋幼棠爽快应下。

“过来吃点儿点心喝喝茶,休息休息。”

宋幼棠坐下吃了一块点心,苗思莹道:“我昨日得知一个消息,你必还不知道吧?”

宋幼棠挑眉。

苗思莹道:“申家四姑娘去京师了。”

“难怪这几月都不见她出门,我还当是她没脸见人,没想到居然是去京师了。”顿了顿道:“幽州都容不下她了,去京师又能讨什么好?”

宋幼棠倒有几分意外,思忖片刻道:“申夫人据说还卧病在床,四姑娘居然去京师了?”

“据说她是被申老爷强行送去的,至于原因……”

苗思莹给她一个“你懂”的眼神。

宋幼棠微微一笑道:“那日之事还未多谢苗姑娘,若非苗姑娘必不会如此顺利。”

“是她自己做下丑事,不然再怎么巧合也拿不住她。”

两人说说笑笑很快到了关铺子的时辰,在苗家用完晚膳,苗思莹命人送宋幼棠回去。

白日里再怎么有人陪着热闹,回到家中依旧是清锅冷灶,空无一人。

饶是高寄已经走了两个多月,宋幼棠还是不习惯。

一个人孤孤单单在家中,孤独像是被无限放大,家中处处都有高寄的影子,也令她日日都倍感折磨。

已是四月暮春,家中墙角的青梅树结出了指甲盖大小的果子。

但宋幼棠怀念的却是玉蕉院的那颗海棠树。

她来高寄身边的时候便是四月暮春,幽幽长夜海棠花开,她在海棠树前看到高寄。

“宋娘子可在?”

一道中年女声传来,宋幼棠听出是隔壁邻居的声音忙去开门。

“先前有驿使送信来,你不在家。我家姑娘便给你接了,你再不回来,我们都要睡了。”

大娘笑着将信从怀中拿出来,又拿出一个包着的烤红薯塞给宋幼棠。

“还没吃吧?喏,给你留了个。”

宋幼棠却看着那封信眼睛也不眨。

她在幽州孤身一人,宣平侯府饶是有两个玩儿得还行的姐妹她们也不至于给她写信来。

给她写信的只可能是高寄!

她的心脏“砰砰砰”直跳,谢过大娘后关上门,手中的红薯因为拆信慌乱而落在地上。

手忙脚乱拆了信又舍不得看,她捡起红薯进屋点好了蜡烛,用手绢擦了手才将信封仔仔细细看了。

棠棠亲启。

四个字寄信人的名字已经呼之欲出。

高寄的字迹一如往常的苍劲有力,一股傲骨寒霜之气扑面而来。

宋幼棠灯下读信,读着读着热泪盈眶。

高寄在信中说他随军出征已走过大大小小四个地方,历经大小战役十几次,但他很安全,没有受伤。

他让她别担心自己,又关心问她在家中可还好?

最后他挂念幽州的海棠花应该已经开了,请棠棠代他赏海棠春景,勿辜负转瞬即逝的暮春光。

有了这封信原本难挨日子似乎没那么难了。

宋幼棠将信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一边在脑海中幻想高寄的随军生活。

最后她将信纸找了个木盒子珍而重之的装起来。

因这次差点儿没收到信,宋幼棠此后便是苗思莹请吃晚膳也尽量早早归家,甚至婉拒她的相邀。

她怕错过高寄的信。

随军途中寄信出来太不容易。

六月时宋幼棠又收到一封信,这次信中还夹了一根漂亮的羽毛。

也不知道是什么鸟儿的,颜色翠蓝翠蓝的颜色倒是很好看。

高寄在信中写了他这两月所见的美景,也有提及他立了功见到了曹将军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