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盏茶时间,茶博士就装上一壶热腾滕的西湖龙井茶过来了。另有一点脆花生,放在这位卖艺老者的面前。
这位卖艺老者慢慢的倒是龙井茶水放在杯子上。悠然的喝着,半眯着眼睛品尝着这要一两银子的名茶,丝毫没有理会茶馆里其他茶客的诧异的眼神。
喝了几杯龙井茶后,这位卖艺老头又边拉二胡边唱道“千里卖艺,穿街过巷……古今多少事,灭于笑谈中……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各位行行好呀……”
茶馆里的那一位黑衣少女听到这位卖艺老者现在喝足了茶水后唱戏讨钱,又看见他刚才执意要点茶馆里最贵的龙井茶,便问道;“老伯,你不是喝得起一壶一两银子的龙井茶吗?现在干嘛要唱戏讨钱?”
这位卖艺老者停止了唱戏,反问道:“喝得起一壶一两银子的龙井茶与唱戏讨钱有什么冲突吗?”
这位黑衣少女说道:“你喝得起一壶一两银子的龙井茶说明也有钱了。何必要在街头巷尾唱戏讨钱?”
这位卖艺老者答道:“在街头巷尾唱戏讨钱是我的工作,饭碗之艺岂能丢弃?”
黑衣少女调侃道:“茶馆里的顾客都比你强穷。你唱得再卖力也没有人赏给你钱的。”
而此时整个茶馆里,也只有这位卖艺老者点了一壶要一两银子的龙井茶来喝的。所以这位黑衣少女这样调侃座这位老者。
这位卖艺老者向黑衣少女看了一眼,说道:“有没有人赏钱给我是他的事,我唱我的戏是我的事。喜欢听我的戏的人自然会赏钱给我的,不喜欢的听众随他便。”
这时,茶馆里有一位壮汉哈哈大笑起来,讽刺道:“你唱的这么难听,谁会给你赏钱?”
这位卖艺老者听了不怒不火,慢条斯理的答道:“你这位先生恐怕是听戏听少了,不懂的欣赏艺术。”
这位壮汉面带鄙夷之色问道:“你拉着一把破二胡,唱着五音不全的俗套戏目。这也算是艺术?你懂的艺术吗?”
这位卖艺老者不吭不卑的说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钟子期能听出伯牙高山流水之音。俗人怎能听得出其中之意?”
这位壮汉听的出这位卖艺老头讽刺他是一位俗人,便怒不可遏,喝道:“死老头,你敢讽刺我不懂艺术吗?你这破曲子调儿,也敢和大音乐家伯牙相比,这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吗?你给伯牙提鞋都不够资格,还敢在这里大谈什么伯牙的高山流水之音,不怕大伙们笑死了吗?”
这位壮汉三连击反问这位卖艺老者,让人始料不及。众茶客想不到这壮汉对伯牙与钟子期相交的高山流水之音,颇为熟悉。
茶馆里众人听到这位壮汉的反问,有的人笑出声来,心想这下子有好戏看了。看着这位卖艺老者是如何处置这反问的。毕竟卖艺之人最不能容忍的是别人当众说他的坏话,这无疑是当中拆他的牌,砸他的饭碗。
只见这位卖艺老者答道:“我这破曲子调儿虽不好,总比疯狗放的屁好听点。”
这位壮汉看见这位卖艺老头将他比喻作疯狗,这下便忍不住气了。他手一扬,一把铜钱向卖艺老头飞将过去,铜钱挟持着响亮的声音向老者打过来。
茶馆里在座的会武功之人看见这壮汉以铜钱当飞镖打人的姿态,便知道他是一位使暗器的好手,心想这下卖艺老头有苦头吃了。即使不把他打死,也会把他打伤的。仓促之间,不是武功高超之人,谁能躲得过这数十枚的铜钱?
铜钱来势虽快,但这位卖艺老者的手速更快。只见他双手脱下外套,在铜钱即将非打到他身上时,外套一兜,把这数十枚的铜钱全部兜在外套里。老者手一抖,把这数十枚的铜钱全部倒在茶桌上,发出清脆的铜钱桌声,发现没有一枚掉落在地。手劲捏得真准。茶馆里众人看见老者露出一手巧妙接铜钱手法,不由自己的发出一阵喝彩之声。
这把铜钱当做暗器来使的壮汉,看见老头用外衣包接了他的暗器。又听见众人喝彩声,不禁脸上一红,自己引以为豪的暗器就在一瞬间被对方轻易破解了。
这位壮汉不服气,“唰”的一声拔出腰间的长剑,众人只觉得眼前金光一闪,一柄长剑向这位老者刺去。
茶馆里众人看见一老者不知躲闪来剑,都不禁惊呼了一声。
就在这位壮汉的来剑离这位卖艺老者只有三寸之时,说时迟那时快,老者用右手的食中两指夹着一枚铜钱,向刺来的长剑掸去。
只见“震”的一声,壮汉的长剑的剑尖掉落在地。
这位壮汉看见自己的长剑被老者用自己刚才打去的铜钱一挡,便击断了自己的剑尖。不禁一呆,知道自己遇到了高人。
茶馆中会武艺之人看见老者就这么随意用一枚铜钱一挡,便击断了剑尖,就知道是老者将自己的内功附注在铜钱上,你自己的内力震断了壮汉的剑尖。其内力之深厚,现实是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要知道,能以一枚细小单薄的铜钱作为受力点,再以自己内力传输到铜钱上面,况且不说铜钱面积有限,单凭把内力灌注于铜钱之上就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