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一直在骗我,你不是什么非遗之神,你也只是一个非遗之星而已。那你如果输了,你也会成为我师傅维持生命的力量?”
“唉,你可不能动这种坏心思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想故意输给你师傅,你也会死的。”
黄成珍摇摇头说道:“我师傅和我现在是同一阵营的,不到万不得已,我怎么可能会把自己的非遗神力给他。”
“那我就放心了。放心吧,你们两师徒联手,还会输给他不成?”
“只是奇怪,他不是死了吗?我还去参加过他的葬礼,在他的灵堂前,大家一起用布依戏演绎他的一生。”
“看来他和我是一样的。”黄成珍身边的那个年轻人看着台上的那个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的年轻人说道。
“师傅,什么一样的?”
“他也是死而复生的。”
“黄朝宾,男,布依族,1926年生,2008年去世,贵州册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依戏代表性传承人。黄朝宾1934年开始师从第八代戏师学习技艺,精通‘小旦’‘小生’‘文官’‘武打’等角色,熟练掌握布依戏伴奏乐器二胡的演奏。1953年赴广西拜师学艺,吸收壮北戏技艺,发展了布依戏的表演,回乡后在乃言河流域传授布依戏,使该地区布依戏至今保留着演出古装戏的艺术传统,1960年任乃言布依戏队戏师迄今。他主持戏班,编导、排练的《武显王闹花灯》《转路调》等十多个剧目,多次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文艺交流,并培养出第九代和第十代布依族古装戏‘谷艺’戏师接班人。
乃言布依戏队此次参加大赛的队员有黄施仁、韦学丰、蒙臣斋、黄光英等。他们要表演的剧目是黄朝宾老人的拿手好戏《五显王闹花灯》。”
随着主持人的介绍,一群人上场,他们穿着布依戏的传统服饰。有黑白脸,阴阳双判的包拯;有穿金戴银的武显王,有身穿劲装武服的张龙赵虎,有裙糥绿袍的丫鬟,有文官打扮的公孙策,有英俊潇洒的展昭。
那些知道黄朝宾声名的大众评审又蒙了。心想:“黄朝宾早死了,今天这比赛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多非遗神力啊,看来这次我要得到多倍力量了。”黄成珍体内的非遗之星很是高兴,恨不得从黄成珍体内爆开,不管比赛规则,直接去把那几个非遗之星全吞了。
可是这毕竟是不可能的,它们始终要依附非遗传承人的神体存在。
“居然是他们三人,看来我们要输了。”黄成珍的师傅陆凤元一脸失落的说道。
“师傅,黄朝宾我知道,那个黄施仁、韦学丰和蒙臣斋是谁?”
“是黄朝宾的师傅。”
“啊,完了完了,看来它们也是被非遗神力起死回生的。这一下子来了三个师傅助力,看来我真的要成为别人的食粮了。”非遗之神和黄成珍一样失落。
舞台上,只见黄朝宾一行人在舞台上随着乐器的声音,分别扮演包公、武显王、丫鬟、张龙赵虎、公孙策、展昭等,将包拯为何斩杀武显王的事情经过,以及如何斩杀武显王,用酸甜苦辣四碟布依族日常味道将武显王的人格秉性显露出来,用“十不做”将武显王与包拯的人格冲突,是非黑白,善恶正邪显现出来。最后以武显王的死来进行教化,提升这一剧目的本身价值倾向。
表演结束,开始进行大众投票。
“完了完了,要死了……”非遗之星一直在黄成珍的脑中念叨着。
“别念了,烦死了。”
“你看那四个老头表演得那么好,我们输定了。”非遗之星大喊道。
“你看看我师傅多冷静。”
“我看他那是吓傻了。”
“乃言布依戏队最后得票99票,和纳福布依戏团打平。”
“还好,不用死了。”黄成珍身体里面的非遗之星松了一口气。
纳福布依戏团的众人也松了一口气。
“我们真是太侥幸了。”
“请乃言布依戏队去休息室休息,让我们有请下一个参赛选手,他们是由罗国宗和罗建生带领的弼佑布依戏队。”
“又是布依戏队,不知道这个弼佑布依戏队里面有没有非遗之星。”黄成珍的非遗之星说道。
“弼佑布依戏队参加比赛的有罗国宗、罗建生、关志英、廖法伦、王安秀、覃松芳、覃忠海七人。他们的参赛作品是《罗氏盛》。”
只见四个年轻男人和三个中年人上场。那四个年轻人的额头都有金星。
“我记得这个罗国宗和罗建生比我还老,和那个黄朝宾是同一年生人,是整个布依戏的传承人之中活的最久的了。现在居然这么年轻。”黄成珍看着弼佑布依戏队的那四个年轻人,猜测哪一个是罗国宗,哪一个是罗建生。
“肯定是和你一样,得到了非遗神力,返老还童了。”非遗之星说道。
“那个关志英和廖法伦是广西闻名的壮北戏师,早就死了,想不到居然也活了,还特意从广西赶到贵州来帮他们的徒弟罗国宗,真是有情有义啊。”
“完了完了,又是四个年轻人,又有金星,看来又是起死回生的非遗之星。我怎么发觉你们纳福布依戏团好像是最弱的,只有你和你师傅两个非遗之星。”黄成珍的非遗之星喋喋不休的说道。
“比赛嘛,肯定要有人输啊,我们不输,他们怎么胜利?看来你要成为别人的食粮了。”黄成珍挖苦非遗之星道。
“啊呸呸呸,乌鸦嘴。真是捅了布依戏非遗之星的马蜂窝了,个个都是强敌。”
“罗国宗,男,布依族,1926年生,贵州册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依戏代表性传承人。罗国宗自小喜好文艺,1948年在师承广西关志英、廖法伦等壮北戏师学习彩调后,结合布依族“谷艺”技艺,与罗建生创立弼佑布依戏队,至今演出不断。他是布依戏中第一个吸收运用彩调声腔编导演出的老艺人,先后培养出王安秀、覃松芳、覃忠海等布依族“谷艺”艺人。他创作编导、演出的《罗氏盛》《李卜长打铁》等十多个现代戏目,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和好评。”
随着主持人的声音,舞台上,罗国宗等人随着音乐开始了表演。
“这罗国宗表演的内容怎么和你们之前表演的那个《罗细杏》有些相似啊?”非遗之星说道。
“《罗细杏》原名《罗氏盛》,是根据清光绪(公元1875年)年间发生在册亨县弼佑乡弼佑村的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罗氏盛》获好评之后,经弼佑戏班罗国宗、覃忠海和州县编创人员冯景林、罗建达等人先后修改,才改编更名为《罗细杏》的。罗国宗是《罗细杏》的第一任编剧和导演,也是弼佑布依戏班的创始人和主持者。他们用的是老式的故事,却加入了彩调声腔。”黄成珍说道。
“完了完了,这个罗国宗就是冲着你们纳福布依戏团来的。乃言布依戏队他们搞不定,就先捡你这个软柿子捏。”
舞台之上,一股庄重肃穆的历史味道扑面而来,观众犹如回到了百年之前。
弼佑布依戏团表演结束,大众评审开始投票,纳福布依戏团又到了紧张时刻。
“弼佑布依戏团,最后得票是99票。真是奇迹啊,三个布依戏团得票都打平了。请问三个布依戏团是否要加赛争夺第一”
“别别别,赶紧说不要。保存实力最好,大不了再去找其他那些实力弱小的非遗之星。”非遗之星比黄成珍还要怕死,黄成珍无奈只得翻白眼。
“好,接到三个布依戏团队反馈,不再加赛,那经过大赛组委会决定,三个布依戏团并列冠军,按照比例瓜分大赛一万元的奖金,一同参加州级大赛。”
非遗之星和纳福布依戏团终于松了一口气。
册亨县的非遗文化大赛终于落下帷幕。隔壁望谟县的非遗文化大赛却是冷场,目前为止,只有一个名叫“三月三”的人参赛,参赛项目也是民俗项目“布依族‘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