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旗开得胜,身份成迷。(2 / 2)

“惭愧,惭愧!东方侠士,多有得罪!”藤都督心虚的望了东方旭一眼,心想,这东方吉父子是沈国人,如果不能为祥国所用,必将成为强敌!

望着东方吉远去的背影,徐老先生心想,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东方吉不记仇怨,心胸坦荡,真是可造之材!

大家各有心思之时,有驿卒来报:“都督大人,登州有报!”

藤都督对驿卒咳嗽了一声。

东方旭一拱手低头道:“都督有军情在身,在下先行告退!”

藤都督和徐老先生望着东方旭走远了,对驿卒道:“说吧!”

驿卒报:登州巡抚王训高去查了东方旭到登州的情况,城西悦来客栈确有记载,悦来客栈在血月之夜付之一炬,有十数强人尸体横陈于客栈内外。

据逃出的店小二反应,东方旭携一少年来登州住店,已有数日,购了香烛,纸钱,烧酒等祭祀物品,举止行为无异。

据仵作查验,这伙强人都蒙面,衣着,兵器都与三皇子府上战死刺客无异,大多为一剑封喉而亡,不知与何人交手。

另,刑部尚书吴桂申不日将达登州,彻查三皇子遇刺一案,三皇子的副帅袁国栋,因护主不利,已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驿卒报完退下了。

藤都督把密报递给徐老先生,“东方旭看来所言非虚,如他父子不是刺客?那么是谁要谋害三皇子呢?”

“每年冬季草衰粮竭,匈奴,鞑靼,瓦拉等草原部落来袭,几成惯例,往昔皇上体健,每每御驾亲征,而今,三皇子志学之年,披挂上阵,你觉皇上意欲何为?”徐老先生看了一下密报,反问道。

“我乃一边将,未曾上过朝廷,朝中之事,我猜不透,斗胆揣摩圣意,莫不是皇上有意扶持三皇子?”

“如今皇上有十子,龙体欠安,自主吏部外,已分权制衡,太子勤勉柔顺,张扬跋扈,表里不一,掌管礼,刑两部,二皇子谨慎居心,无怠遵循,工于心计,实控户,工两部,亲王心思缜密,城府深沉,阳奉阴违主宰兵部,唯独三皇子抱朴归真,好武有德,卓然不群,却无权无势,其余各子年幼无知,无以竞争皇位,其朝中各势力明争暗斗,暗植党羽,兵者王道也,三皇子出征,已成众矢之的!”徐老先生脸上忧云愁雾。

“如此说来,灭三皇子,三方有利,三方皆疑?”藤都督若有所悟。

“朝中内乱,此时,你我隔岸观火,也不失明智之举。”

“我明先生宁愿受罚,不愿为太子太傅之因了,只是那东方父子,暂还脱不了干系,今日和小儿一斗,那东方旭功夫深不可测,若不能为我所用,日后恐成为我祥国之大敌啊!”藤都督额如苦瓜,乱皱成行。

“都督所虑极是,可见为国赤胆忠心,你意欲何为?”徐老先生漫不经心问道。

“先试探一二,总之,不能轻易放虎归山!”

“哦?”

“我已经派人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藤都督,你觉得东方吉和东方旭长得像吗?”徐老先生不经意的问道。

“不太像,先生何有此问?”

“没什么,只是随便问问。”

徐老先生心里的狐疑始终没有解开。

东方旭父子的身份依然是个迷?

尽管藤都督调查了他们来登州的行踪,但东方旭所述只是一面之词,特别是他能脱口而出自己写的那首诗,最是难解。

这首诗确实是一个绝密,在皇上皇位的继承人中太子,二皇子,三皇子,他最看好的是三皇子孙跃。

“海阔凭鱼跃,青神出天庭,潜奔随云麓,耕篱九州封!”

这首诗是当时在三皇子孙跃宫中,为其问诊时送给他的,皇上看后雷霆大怒,命他为太子太傅拒而不受,而诗中含沙射影,隐喻三皇子才是最佳人选,这简直是大逆不道,狂妄自大,所以,才把他发配云洲岛。

也就是说,知道这首诗除了自己,只有三人,皇上,三皇子以及三皇子生母兰贵妃。

东方旭吟诵出此诗,当时心中大吃一惊,只是为了不让藤都督怀疑,才不露声色,后向其追问,东方旭顾虑重重,三缄其口,不得其解。

想必东方旭跟这三人有所因果,是谁透露给他的呢?告诉他这首诗来找自己目的是为何呢?

ps上线,数据为王,求追读,求推荐,求月票,求大佬们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