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左看右看,感觉有点眼熟。
“这些是不是丝绸之路末端的西边小国的特产?”
这几年丝绸之路成功开辟的,张骞带回来不少那边的土特产。有一些百姓携带的东西,看着就像是那边传过来的。
说实话,西边确实有不少好东西。
刘彻很心动,而且刘彻觉得有必要压一压西方的发展。
虽然他自己没有看电影,但朝中有人看了,还给他说了大概的内容。知道日后会发生的事情之后,刘彻就觉得不能放任下去了。
他向群臣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灭掉西方各国不太现实。”
卫青见陛下这个样子,以为他想把西方各国一起打了,赶紧劝道。
刘彻摆摆手:
“没必要打,打了也是白费力气。”
他还能杀光所有的番邦人吗?那些国家就算灭了,等到千百年后,还会重新建立别的国家,没有意义。
与其这样劳民伤财地发动战争,不如换个法子。
刘彻目光灼灼:
“你们说,经济战怎么样?”
管仲那个经济战可太厉害了,他一直非常警惕。
国内重农抑商是国内的事情,外头又没搞这个。他完全可以利用丝路将国内一些成本低廉的东西包装成昂贵商品卖过去,把他们的金银财宝全部揽过来。
外国没了钱,自然很难发展得起来。毕竟那些火药一类的东西,研究起来哪个不费钱?原材料就很贵了!
否则丹药也不会成为帝王权贵的特供。
卫青不懂经济,但他听着觉得好像可行,于是扭头去看负责财政的大司农。
大司农沉吟片刻,提议:
“那便卖丝绸吧,它价格昂贵但轻便易于保存,更易于运输。这条路也可以丝绸为名,[丝绸之路],说起来也好听。”
光听名字不像是用来打贸易战的商路,可以拿出去糊弄糊弄那些西方人。
刘彻十分满意:
“不错!回头你再想想其他适合的商品,光丝绸还掏不光西方的金银存量。”
如今他们有天幕的技术频道帮助,就算西方有什么他们没有的好东西,也不用花重金购买。
刘彻摩拳擦掌地想着,以后金银只会大批量流入,不会大批量流出,拖垮西方各国指日可待。
想到丝绸之路的当然不仅是刘彻,后世早就把丝绸之路玩出花样来了。
李世民比刘彻还自信,毕竟他大唐对周边的威慑力还是很强的。等他打完东突厥,这个威慑力只会更强。
到时候唐人来往丝绸之路,必然无人敢犯!
李世民翘首以盼:
“希望技术频道多分享一些易于长途运输的商品,瓷器一类的太容易损坏了。”
在皇帝们商量经济战的时候,百姓们倒是看热闹看得不亦乐乎。
群众游行里什么都有,但大部分东西他们都看不懂,只能看个乐呵。好在,这并不会影响他们看得高兴。
凑热闹嘛,足够热闹就可以了。
“那个俺也会!”
忽然一声惊呼惊醒了半个村子。
大家定睛一看,是舞狮表演。
提到这个他们可就不困了,舞狮表演他们都看过,村里还有人为了营生学过呢。
学过的村民乐天地畅想起来:
“可惜俺的狮子头没他们的好看,要是我有他们这个样子的狮子头,出去表演肯定能赚更多的钱。”
没有狮子头,他就只能想点别的法子。于是村民开始认真研究起天幕里的那些人是怎么表演舞狮的,有没有其他技巧是他不会的。
这人一边学一边嘀嘀咕咕:
“俺要多学点,这个好看,下次出去表演肯定能得到更多赏钱。”
乡亲们听得心头火热:
“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表演,是俺们也会的,俺们也想学。”
皇帝们更多的还是关注一些对治国有用的东西。
比如天幕展示出了后世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方队。燕三角、长三角、珠三角、东北……
燕京三角区这个地区,推测应该就是燕京附近这块,作为许多朝代的京都区域,确实应该作为发展中心之一。
那个长江三角洲,大概率是长江下游,金陵那一片。毕竟那里自古以来就非常繁华,日后应该也不会没落。
珠江三角洲不知道是哪里,先让人查查珠江是什么地方。
至于东北……
朱棣看向东北方向,如今的东北还被拦在长城外头,是异族人的地盘。想发展还得先把他们打下来,可没那么容易。
“后世可以将东北纳入重点发展地区,应该已经解决异族隐患了吧?”
朱瞻基十分向往地说道。
朱棣也充满向往:
“东北虽然苦寒,但咱不嫌弃啊,地盘能多一个是一个。”
更何况能被后世列为重点发展区域的地方,绝不可能只是酷寒之地。一定还有他们没发现的好东西,可能是某种矿藏,也可能是别的。
反正先记下,有机会就去寻摸寻摸。
要是有好东西,他也不介意偷偷把长城外扩一点,将矿产纳入长城内。这样不用费劲占领整个东北,就能捞尽好处了。
嘿嘿嘿。
关外的胡人们自然也对东北的资源眼馋,但……不好意思,他们没有那个能力探查土地中蕴含的矿藏。
这样的技术工种对于游牧种族来说实在是太难培养了。
得先去中原抢几个人才来……
几个还不够,光探查到,不会开采也不行。而且开采之后,找不到哪里能用也是白搭。
关外的环境实在恶劣,也没有多少成规模的城市,城市中的产业也是非常零散,不成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拿着煤矿他们也没法大规模炼铁,只能大规模烧煤取暖。
这个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他们坚定了重新入主中原的决心。
朱元璋朱棣冷笑,不怕你们来,就怕你们跑远了躲起来,没法一网打尽。
然后双方就看到天幕中一群不同族的人亲亲密密跑了过去,看上去像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其中北边胡族的人在里头非常明显,不会认错。
双方:…………
一位蒙古族的小姑娘冲着镜头挥了挥手,说了一声:
“欢迎来内蒙古玩呀”
天幕适时放出了相关介绍:
〖蒙古是北方著名的热情好客族群,大家都非常喜欢去北地草原游玩。在热心豪爽的蒙古兄弟的带领下,体验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品尝蒙古族的传统美食,是去草原的必备行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美丽草原是爱好旅行的国民绝不会错过的景致,在蒙古包里居住、吃着当地人精心烹制的烤全羊、羊奶点心,这样的体验非常难得。〗
双方:…………
终于,天幕图穷匕见了,告诉大家为什么突然宣传这个。
【一月初七财经频道,即将播放的节目中有旅游相关,欢迎大家届时观看。】
【旅游是带动当地经济的大好策略,有助于帮助周围区域快速富裕起来,是经济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虽然本旬的旅游节目讲述的不是草原美景,但也同样是值得大家一观的上好风景,敬请期待。】
所有人:…………
虽然早就知道天幕喜欢冷不丁打个广告,但是,你这个广告是不是打得也太生硬了点?
反正他们是习惯不了这种广告模式了,太猝不及防了。
而且讲道理,百姓们又没钱乱跑,旅游业有什么发展的必要吗?刘彻觉得很鸡肋。
李世民不这么觉得:
“旅游好啊,我大唐文人墨客就喜欢旅游!”
百姓旅不起游有什么关系,有钱人能去就可以了。
而且百姓也不一定非得去很远的地方旅游,就近找旅游景点。偶尔踏青的时候全家去一次就当聚会了,这不也很好?就跟逛庙会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