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新闻:国防大业1 [替换版]趁火打劫……(2 / 2)

“日常训练,耗费的粮草太多了。”

随着天下一统,四海之内人口暴涨。所以哪怕如今是天平年间,秦朝上下也是有很多人吃不饱饭的。

为今之计,要么提升产量,要么减少人口。这也是为什么始皇一统天下之后还要两面开战,一边打匈奴一边打百越的原因之一。

打仗从古至今都是最快消耗人口的方式。

这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不仅士兵可以吃饱饭,实际上寻常百姓也能吃饱。再搭配完善的医疗体系,人们的平均寿命已经由曾经的35岁达到了77岁,百岁老人比比皆是。】

还在思索如何提升产量的皇帝们猛然惊醒,他们刚刚听到了什么?

全国平均寿命35岁不奇怪。

毕竟古代很多平民百姓三四十岁就看起来老态龙钟了,是长期营养不良、繁重劳作和医疗不足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看一眼富贵人家就会发现,很多保养得当的老人活到五六十岁的比比皆是。

可即便如此,权贵阶级的平均寿命也达不到77。别说平均了,寿命上限到77的也不多见。

结果主持人说什么?它说后世有个时代,全国平均寿命77岁。

那岂不是说这些后世人的生活水平,至少大半都和如今的权贵差不多,甚至还更胜一筹?

又或者,这是因为后世医疗等行业成熟繁荣的缘故?毕竟主持人特意提了一句医疗。

原本还没有特别重视天幕中后世经验的部分权贵这下是彻底坐不住了,他们也想保底活个77高寿啊!

他们都羡慕哭了。

本以为活到六十多就够笑傲群雄的了,结果未来随随便便谁都能活得比他们久。

医疗是吧?他们立刻去大力培养大力发展!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的,还有百姓就坚持觉得天幕是胡说八道。

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后世人都能活到七老八十?太假了!

对于这些人的怀疑,天幕只是淡定地放出了寻常百姓的生活片段。

那些后世的人衣着光鲜笑容灿烂,一个个都长得十分健康。他们看上去比许多权贵还要壮硕,一看就是丰衣足食下长大的,而且生活条件非常好。

如果这真的是寻常百姓的情况,那也难怪士兵们都那么强壮精神了。

“那些是平民吗?真的不是富户老爷?”

有人不信邪地问道。

“肯定不是平民,平民哪有这么胖的,你看他们穿的衣服都这么好看,一定很有钱!”

“平民怎么可能穿这么漂亮的衣服,根本买不起吧!”

一个小孩子的声音打破了大人们的自欺欺人——

“但是天幕从来没有骗过我们啊!他们就是平民!你们以前还说过有南方富贵之乡的平民都能吃饱穿暖,说不定后世就是都和南方那些人一样富裕呢?”

全场为之一静。

是啊,为什么不可能呢?只是因为他们不想相信,不想接受,这样就不用面对两边的巨大反差了。

小孩依然再说话,他声音天真稚嫩,却带着蓬勃朝气:

“没有关系的,我们努力把村子也变得这么富裕就好了,我们迟早也可以过上这样的日子的!”

他们村不是什么资源都没有的,小孩心中暗暗发誓,以后要用这些东西带着村子富起来。

村民们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们只当小孩在说大话。村里这些土特产谁会买呢?又不值钱。

小孩不这么想,村里多当然不值钱,他可以卖到府城去。听说府城没多少这些,只要他想到办法保存和运输,就能卖上价。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

寅虎切换了天幕,屏幕中出现“趁火打劫”四个字。

【首先,我们以楚汉之争为例。】

秦末时期的正打到关键之处的刘邦项羽一个激灵,说到他们了?

【大家都知道,最终奠定楚汉胜负成败的一战,是垓下之战。】

【楚军坚守城池不出,汉军久攻不下,最后汉军想出了一个计策,就是对着城内唱楚歌。】

【楚军之中多是楚人,他们常年跟随楚王在外征战,十分思念家乡。当他们听到熟悉的楚歌声响起,许多楚人士兵都因为思乡失去了战斗的慾望,士气崩溃,再无抵抗能力。】

【汉军因此轻松拿下了这座城池,还彻底打败了楚王。楚王大势已去,只好弃城奔逃。】

白天才听了谋士的计策用上四面楚歌这招的刘邦惊喜地一拍桌子。

“哈哈哈!乃公此战必胜矣!”

城内正在为此头疼的项羽就:……

靠!刘邦这个老匹夫!他这个赖皮招数居然真的能管用!

之前听下属来报说城内将士人心浮动,他还没有太放在心上。现在一看,果然不该掉以轻心。

这可怎么办?他要怎么破局?

项羽的烦恼无人在意,不少听过四面楚歌故事的百姓都在津津有味地盯着天幕。

虽然听过,但再听一遍还是觉得很有趣。

他们只是有点好奇一件事,这个故事和三十六计有什么关系?

主持人寅虎表示:

【三十六计之中的“趁火打劫”,说的是要利用敌方的危机,扩大我军优势,攻击对方的软肋。】

【汉军便是完美呈现了这一计的真谛,不仅发现了楚军隐藏的劣势,后续汉王也没有掉以轻心,不断追击楚王,将其逼入绝境,最终夺得了整个天下。】

其实很多人都说西楚霸王项羽如果回了江东重新再来,说不定可以成功。但这也只是说不定而已,重头再来何其困难?

项羽因为刚愎自用把身边的能人都得罪走了一大波,刘邦那头却是人才济济。真的再来一遍,估计也难,刘邦又不傻,肯定会努力掐死这棵小苗苗的。

所以总的来说,刘邦还是很好地贯彻了这一计谋。

故事讲完,百姓们觉得听得很过瘾。这么说他们就明白了嘛,原来趁火打劫这一计是这个意思。

他们原先只知道趁火打劫的字面意思,百姓们脑子僵硬转不过弯来,想不到要怎么运用到军事上头去。

如今听了讲解,很多脑子灵光的人就忍不住想到:

“这个既然可以用在打仗上,那做生意能不能用?干别的事情能不能用?”

生活的智慧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

皇帝们反而听得昏昏欲睡,因为这些都是他们早就知道的事情了。也就南北朝之前的皇帝可能会做做笔记,把三十六计都记下来整理成册,南北朝之后的直接开始打哈欠了。

这个时候,寅虎插了一句题外话:

【其实在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个和三十六计无关的小细节需要注意。】

什么细节?

皇帝们强打起精神。

天幕又要透露什么重要的点吗?要不是为了这些小惊喜,他们真的不想看某些不感兴趣的节目。

【大家有没有想过,楚歌为什么能让楚军丧失斗志呢?为什么非得是唱歌,而不是做别的,比如冲着城内楚人说楚国话?】

啊这个,还真没太多人思考过。

大家似乎下意识就觉得唱家乡歌曲当然会调动思乡之情。

寅虎解释道:

【说楚国话当然也是可以行的,但是效果绝对没有唱楚歌好。歌曲天然就可以调动人心,比如后世的国家就会创作国歌,以此提升凝聚力。】

天幕放出了很多不同国家的国歌,基本都是比较激昂或者感情真挚的。画面里那些唱歌的人很多都潸然泪下,显然是动情了。

看出了国歌的价值,刘彻、刘秀、李世民、朱元璋、朱棣等皇帝几乎同时开口:

“这歌,整一个!”

此时此刻,唯有始皇骄傲地俯视全场。

——他大秦,有战歌《无衣》!

虽然只在将士间传唱,但大秦全民兵役,人人会唱。所以不用重新写歌,直接推广到六国故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