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人情(2 / 2)

礼部尚书来的时候,还有些忐忑,得知是此事,也高兴起来,得了皇上的命令,便高高兴兴的走了。

老太监走到外面,他的徒儿走了过来,笑着道:“师傅,你真是太英明了,连皇上这么固执的性子也能拗得过来。”

“哪儿是我拗的,是太子早拗的差不多了,公主加了一把劲,我才跨到最后一步。”老太监笑着道:“我们做宫人的,也要为自己留条后路,以后多思多听多看,话一定要在合适的时候说,时机不对,就是找死,知道吗?”

“师傅英明,徒儿明白了。”小太监道:“以后我一定要多揣测圣心。”

“若我死后,你能侍奉新君也是好的,只是太子殿下,更喜欢实诚的人,你以后要注意了,万也不可有不该有的心思,太子跟皇上一样精明睿智呢。”

“是,师傅,徒儿谨遵师傅教导。”小太监笑着道。

“能为你谋一个前程,也算是我这个做师傅的心了。”老太监笑着道。

“是。”小太监还端了茶来老太监润口。

老太监十分满意,看他现在十分有眼色,也是满意不已,能有这么一个徒儿一样的儿子来养老送终,也是不虚此生了

到底是在英明之主身边侍奉多年的人,老太监暗想,以后说不得,自己在青史上也有一个留名之所。

不过他看向小太监,笑着道:“以后好好侍奉太子殿下,说不定,你这个近身之人,比我还要有福气呢。”

至少太子不比康帝,太子脾气好得多,康帝可难伺候的多了。太子注定是千古明君,以前他不明白,现在看大元发展的势头,他有些明白了。

因为这些,将是北州的发展之路,自然是在太子的手上完成。

小太监听的不明所以。老太监好脾气一笑,道:“你阅历还不够多,以后就明白了。”

小太监乖巧的应了一声,心中着实高兴不已。

他的眼中带了一些濡沫之情,的确是对老太监当成父亲一般看待的。老太监心中满意,对这个徒儿,更是多了一些亲情

也许在宫里来说,说亲情是痴人说梦,对阉人来说,说亲情也是痴人说梦,但是,他有幸能建立一段父子情的关系,老太监也觉得此生不薄了。

他悠然的抿着茶,还唱了几声京剧,显然十分高兴。

只要康帝不再琢磨着太子和公主这事,他以后就不会得罪这二人。自然晚年也是无比的好过的

所以,步隽尧和步隽秀,倒因祸得福,不再被康帝惦记的那么深了。

不过此时他们浑然不觉领了人家的人情,只是在准备着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