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交流生以及商业上的往来,北州和大元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合作也更广泛,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无数倍。
不光是文化上,还有商业上,以及农事上。
在商业上,北州学大元制定了类似的商税制度,也成立了工科院以及商务部,专门管理此类事物。
规范了财务帐目表之类的东西,以后对帐对接更加方便可查。
而且随着快递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驿站的进步,现在驿站算公有,也开始南来北往的忙碌起来。押送货物之类的事情。
商税制度的完善,让商人无法避税,如果做一个合法的商人,交完该交的税以后,还是有赚头的,所以在发展之下,北州和大元一些胆大的人,开始经起商来。
大元和北州两国的交流更加广泛,而商人之间也越加繁荣。
感觉每一天的京城,包括所有的大臣城民,都有着勃勃生机。
而章立文也将马克思经济学慢慢的传达了下去。大元京城,每一天都是可期待的一天。学子们孜孜不倦的学着新知识,然后到该到的部门去,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所有的产业都欣欣向荣。
在农事上,陆诗琦带着农学院的人实验了新的种子,取得了很重大的成果。这些种子,大部分都是她从空间里拿出来,结合了农学院的各个农事高手,再培育出来的种子,再低价卖给其它农户,让他们回去种,产量都得到极大的提升。
不止是产量方面,还弄出来了冬小麦的种植办法。
现在北方也可以种两季,而南方一年可以种三季,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小麦甚至抗旱抗涝,有一定的这种功能。
一时间名声大噪,农学院的种子供不应求,但量是极小的,可是那些农户种出来的因而可以再当种子去卖,但他们被农学院约束绝不可高于市场价格,这些种子因而慢慢的传播开去。
农学院也出了几本实验的书,以及总结了一些因地种植的办法。大力的推广了下去。
南方水稻,北方小麦,大豆,菜籽等等,陆诗琦甚至写了一些新的榨油的方法给弄了出来,推广开去。大到花生,大豆等等的榨油办法,小到菜籽,芝麻一些新的榨油的办法。一时间,陆诗琦的名声大噪起来,甚至盖过了她以往的不好的名声。
每每按一种有序的办法推广开来,底下农产品的品种也越来越丰富。农业书也深受追捧起来,还传了不少到北州去。
北州的地势,更多的是丘陵,陆诗琦写的一些丘陵地带的灌溉方法,也被北州带回去推广开来,甚至还弄出了一些水车,风车之类的东西。十分有用。
陆诗琦对农事上的事早有规划,如今一一的派人下去弄出来,也是十分得心应手,而她在农学院的号召力和在农民的心中,也成了农神一样的存在。
陆诗琦每天都琢磨着这些,做事的效率也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