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放学(1 / 2)

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泥土清草的香味,覆盖在布满青苔的房顶。夏季的四川盆地像是红白两色的鸳鸯锅,既火辣又湿热。衬衣湿漉漉的披在这个7岁小孩肩头,紧紧的粘住稚嫩的肌肤,这个年龄的他身材还很矮小,但还稍显匀称。

“陈甘乐!等会儿我”。同样稚嫩的声音从他背后传来。

“哎呀,你搞快点嘛。我还要回家写作业带娃娃”。陈甘乐不耐烦地回应道。

方贤气喘着赶紧跑上来,嘿嘿一笑:“还好我弟弟被爸妈接去浙江了,不用带个鼻涕虫”。

陈甘乐用拇指抵住书包背带撑了撑,看了他一眼继续大踏步朝前。

陈甘乐的父母自他出生四个月便离开了家乡,在浙江进厂打工,一去就是四年才能回一趟家,一家人没有一起过过年,被公公婆婆带大的他对父母没有什么感情,懂事的他也不恨他们,好像在生活中对他们的印象是一张空白,甚至看不清长相。直到最近陈甘乐的母亲回家生育二胎,不到一年又离开了。

内江,一座四线城市。抗日战争时期是全省第二的县城,60多年过去了,老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但在经济排行榜上,这座城市越混越差,更不用说这里的小乡村了。

没有电影院,没有咖啡馆,没有快餐店,但是网吧却开了四家。

回家的路有两条,一条大的,一条小的。大路更远,小路更近。

陈甘乐考虑着正在下雨,小路全是泥泞十分湿滑,自己穿的又是凉鞋,一不小心陷在泥土里,到时候又得拉坏一双鞋。

“今天我走大路,陪你走”。陈甘乐看着排水渠的水流对方贤说道。

两个身影在雨雾中紧挨着对方。马路崖下的河沟不断发出轰隆的声音,时不时旁边开过的客车与私家车还会让他们紧张起来,生怕将积水溅到自己身上。两人在路上聊起昨天的动画片,渐渐地回家的路程已过了大半。

“方贤,你奶奶在楼上喊你拿钥匙”。路边茶馆的老板娘扯着嗓门。

茶馆侧面的墙壁被爬山虎粉刷了一遍,给这座建筑增添了些许古朴质感。

“要得”,方贤便扭过头说:“等我会儿,我去拿钥匙”。陈甘乐在路边望着方贤的背影,耐心地等着。

“拱桥”是这条回家大路上的“中间站”,不少学生会从这里分流,各回各家。按道理说,方贤也应该在这与陈甘乐分别,但两人早已习惯这样的默契。我陪你走大路,你陪我多走一段路。

木质的楼梯发出“咚咚……咚咚”的声音。方贤拿了钥匙,立马冲下楼。“走吧,雨伞对我们已经没有意义了,我就没拿”。

两人相视一笑。陈甘乐:“走吧”。

回家的路上经过一片桃林,夏季六月正是水蜜桃成熟的时候,一个个水溜溜的,饱满诱人,透明的绒毛上还挂着几滴雨珠。守桃人也正躲在半悬空的茅草亭里躲雨。几根木梁柱,十来块石板,简单地顶着青瓦。马路边的稻田,青绿色的蹈叶已经悬挂着朵朵雨雾。

“到了,我走了,下周见。”方贤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