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瓜雕塑(2 / 2)

她爱画圆点,也不得不画圆点,她认为地球也只是千百万圆点中圆点的一个。

我们人都是宇宙中的微型圆点。

当人们走进她的作品中的波点幻想,那就是她童年的世界。

无限的、弥漫的圆点,无边的空间,重复的符号这一切都像是无尽绵延的时空。

当人们在里面呆上一段时间,就会有被淹没的感觉,产生对密集的恐惧。

这副雕塑里的南瓜,是草间弥生极为重要的创作符号。

她对南瓜的偏爱,源于艺术家的童年记忆。

由于父母关系不甚和睦,紧张的家庭氛围使她患上了精神疾病,爷爷农场里的南瓜给予了她安慰。

南瓜也是草间弥生自童年起,就迷恋不已的重要意象。

据她回忆,自己第一次看到南瓜是上小学的时候。

在祖父的苗圃玩耍时,在小路旁看到黄色的花和小小的南瓜,又在瓜田深处发现人头般大小的南瓜。

“南瓜的形状有极其可爱的地方,大腹便便、不做修饰的长相,以及精神上的坚强都使我迷恋不已。”

在11岁的时候,草间弥生画了一只南瓜,并因这幅画得了奖。

南瓜如同生命形体般,开始与草间弥生说话。

孩提记忆中的南瓜,总是让草间弥生感到心安与救赎。

圆胖逗趣的造型,伴随着强大的安定感。

南瓜的意象,在草间弥生的艺术创作中反复出现,虽然都是南瓜与波点的结合,但形式却不尽相同。

波点或许是草间被幻觉所困扰的产物,在视觉呈现上也非常受欢迎。

然而若是对这些波点的理解,仅限于有趣或者好看,那无疑是对草间弥生深深的误解。

这些弥漫空间、看似简单的波点,其实并不简单,它们容纳了艺术家关于“消融”的哲思。

“这些一点一点的色点,是聚集的量子,是黑白反相的网眼。”

“我有一个心愿,希望自己能够掌握这些圆点,从自己的位置,度量宇宙的无限。”

“宇宙的奥秘究竟有多深?无限在宇宙的尽头是否还是无限?”

“我察觉到这件事,想要观察自己生命这一个点。”

“我的生命也是一个点,是亿万粒子中的一个点。”

“我要用天文数字的斑点,编织出一张苍白虚无的网,在此时此刻提出宣言,消融自我、他者和宇宙的一切。”

草间弥生的创作,被评论家归类到很多艺术派别。

这里包含了女权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原生艺术、普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等。

但在草间对自己的描述中,她仅是一位“精神病艺术家”。

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企图呈现的是一种自传式的、深入心理的内容。

草间弥生具有一个独立于世外的精神世界。

她从不关心别人的艺术,也从不学习艺术史,她只会做她自己,完全无视世人的眼光。

也正因此,草间弥生的艺术作品才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语言。

这个南瓜雕塑,受到了很多年轻些的买家的争抢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