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跑步前进(1 / 2)

想让每日生鲜进军省城,在王皓看来,自然不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的事情。不过实际上,对于让每日生鲜进军省城一事,他一开始其实并没有急着去立即就启动这个事情,毕竟相对于每日生鲜的发展速度来讲,东洪集团旗下的几个公司里面,反而是优鱼库的扩张速度明显要更为占优势。

而且最关键的是,每日生鲜的扩张,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很难实现自主的,至少在产能上极大地受到了王泥湾那边蔬菜大棚的种植规模的影响,反而是优鱼库这边有更大的自主权。

“要是按照这么来算的话,那明年扩大3000亩种植面积的问题确实不大,关键就看每日生鲜那边的进度了,如果店面铺开的速度跟销量上不去的话,我看咱们说不定就会出现蔬菜积压的问题。”

屋子里,王明义跟杨三对视了一眼随即开口说道。

不过多少还是觉得有些唏嘘,现在每日生鲜的十几家分店刚刚开张,但是首日的营业数据看起来可不是很好,如果按照眼下这个数据来核算的话,那每日生鲜就是再开一百家,恐怕也解决不了扩建3000亩大棚带来的产量。

扩建3000亩大棚,按照之前的算法,那一年下来的产量可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一旦造成积压,那就不是十万二十万块钱的问题了。

点了点头,王皓自然明白两人的担忧,实际上对于李东来报出来的这个数字,他自己也不敢说完全不在意,不过毕竟才第一天,没道理刚开门就打退堂鼓的。

所以想了想还是说道:

“这个你们不用过于担心,每日生鲜那边有李东来在,他们的问题不会太大,现在分店里的销售量上不去也是因为刚开业的原因,等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恢复了。我反倒是有点担心,咱们蔬菜大棚这边,一下子扩建这么大的面积,管理上会不会出现新的麻烦,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虽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小情况还是不断。”

从目前的经验来看,蔬菜大棚这边,可是连着出现了好几次人为事故的,所幸造成的损失不大。

但是谁都清楚,之所以没有造成很大的麻烦,根子并不在于错误的严重程度,而是蔬菜大棚的规模还很有限,但是一旦今后规模扩大的话,那麻烦也会被无限放大,道理是一样的。

办公室里,王皓说完,几个人对视了一眼立即就点了点头,就连之前一直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的张立伟也不禁抬起头来,脸上的表情更是有些凝重。

管理方面的问题!!!!

王皓说的这一点,在他看来确实是比较现实的一个事情,每日生鲜也好,优鱼库也好,甚至是蔬菜大棚这边也好,管理方面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此前波及的范围不大,所以无形中就被忽视掉了。

当然了,这些问题的存在既跟公司刚刚创立,人手不足,制度体系不健全有关系,也跟所处的客观环境有关系,倒不完全就是因为他们管理不善的原因。

就张立伟自己的经验来看,目前东洪集团旗下的几个企业,在管理方面已经算是比较完善的了,尤其是王泥湾的蔬菜大棚这边,甚至比之当初他在江州徐帅那边了解的情况还要好一些。

从这一点上来讲,王皓关于成立公司,以及设立职业管理制度等刚面的想法,还是十分超前的。

只不过眼下第一批大棚18亩地进入轮休周期后再次使用,以及第二批大棚46亩地投入使用,再加上第三期的112亩地目前也已经投入使用,随着大棚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王泥湾这边在大棚的管理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弊端。

最简单的几个问题就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性指导,没有专业的制度化管理措施等等。

这些问题其实要说完全没意识到也不大可能,只是有时候意识到了跟能不能解决确实是两码子事。

“这事你得问老王,咱们第二批大棚可是一直是他在管着,大毛病小毛病就没断过,按理说老王是最清楚的,我记得他手上不是有个小本子么,有什么问题都记下来了吧,现在拿出来说说正好。”

朝王明义努了努嘴,杨三倒是推得干净,不过王皓也没说什么,毕竟杨三说的确实是实情,王泥湾这边,第二期的大棚扩建工作完成之后,杨三基本上已经把管理的工作都移交到了王明义手里。

尤其是第三期大棚的扩建工作开始之后,整个人更是一门心思扑到了新的项目上面,所以除了育苗这一块是张立伟他们几个人负责以外,整个第二期大棚的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王明义在做的。

不过管理的问题,在王皓看来,还真就不是哪一个大棚的问题,既然第二期大棚里已经出现了,那说明第三期甚至第四期都有可能会冒出来。

至于说什么人不可能在同一坑里摔两次,那就是一句屁话。

所以摆了摆手,他也没理会杨三这种和稀泥的做法,而是径直开口道:

“这样吧,关于经营管理这一块,我考虑咱们还是要作进一步的分工才行,否则靠咱们几个人,那得忙到猴年马月去。”

在王皓看来,现在农贸公司这边,手里管着的蔬菜大棚拢共才不到200亩地,问题已经是一堆了,这马上要是直接翻倍扩建到500亩地甚至年底达到1000亩地,到时候各种麻烦肯定是层出不穷。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一点王皓是十分笃定的。

尤其是就目前这种情况而言,其实整个东洪集团都有比较明显的家族制企业的特点,而相比于家族制企业的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显然在效率以及发挥作用的程度上面要更为明显。

“分工?什么意思?”

屋子里,杨三跟王明义明显愣了愣神,只有张立伟点了点头,他倒是明白王皓究竟是想做什么,而且于情于理都摆明了是支持的态度。

“很简单,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目前,咱们农贸公司的人手你们差不多心里也都有数了,不过如果年内咱们的蔬菜大棚,在规模上如果能突破1000亩的话,那咱们公司的规模肯定也要翻倍了。”

“一个是要设立单独的公司办公室,全面负责公司的各项行政跟后勤管理工作,眼下当务之急,就是着手准备盖新的职工大楼。”

实际上,随着蒋明利以及谭超他们5个人到位,再加上之前杨三跟张立伟一人占了一间屋子,所以新盖的三间三层的职工大楼,眼下其实已经只剩下两套房了。

按照王皓的估计,下半年在蔬菜大棚的种植规模扩建到500亩之前,农贸公司的人手肯定还要进一步扩大,到时候这两套房明显就不管用了,盖新楼房自然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盖楼?这么急,咱不是刚刚才起了一栋职工住宅楼嘛?”王明义对于王皓执着于盖楼这件事情确实有些不大理解。

按照他的想法,公司里人手本来就不多,这已经盖了一栋楼了,还没住满呢,马上又要盖新楼房,确实有点浪费钱,一栋楼就是再怎么简单,几十万也是要的。

更何况,以他对王皓的了解,既然这么慎重地提出了盖楼的事情,那就不可能是一栋普普通通的楼房那么简单。

果然,不等他继续开口,王皓立即就摆了摆手说道:

“不仅仅要盖楼,而且这一次咱们一次就要盖到位,三层职工楼太低了,不利于咱们后面的发展,总不能隔三差五就盖楼。”

“依我看,索性这一次直接来个大的,咱们手里多余的资金都拿出来,回头我再从优鱼库那边周转一部分,直接盖一栋十层高的职工大楼,每层三套一室的房子,总共30套。”

“这事儿我看也不用浪费时间和精力去讨论了,房子肯定要先盖起来。”没有理会王明义在那里疑惑的表情,王皓直接一锤定音把盖楼的事情敲定下来。

不过完了还是简单地解释了一通。

“明义叔,咱们现在的那栋楼,三子他们几个人已经用了7套房,还剩下两套肯定不够用,我这刚要说分工的事情,你等会就知道为什么要盖楼了。”说完,王皓深吸了口气。

随即继续道:“除了成立公司办公室以外,我们还要专门成立一个工程管理部,主要负责大棚的日常维护以及管理。这样一来的话,最起码日常的管理工作不会出现六神无主的情况。”

“至于目前张立伟那边的技术部门,以后就成立一个专门的技术管理和研发部门,主要负责技术维护,管理以及研发的事情,这个部门今后极有可能是咱们的拳头部门,伟哥那边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wap.bΙQμGètν.còM

闻言,张立伟点了点头,关于成立技术部门的事情,他当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现在国内搞蔬菜大棚项目的地方已经慢慢冒出来不少,仅仅是春城这边就有王泥湾跟九城两家,将来谁能占据制高点,在张立伟看来,技术肯定是一个大头。

办公室里,见众人都没有反对的意见,王皓也不耽误时间了,直接就让杨向红起早了一份关于组建公司行政办公室,以及新成立工程管理部和技术研发部的通知。

而这个问题结束,接下来要讨论的自然就是关于招收人手的问题,但是王皓刚一开口,众人立马就开始反对起来了。

“11个人?那也太多了,咱们有必要招这么多人么?”

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王明义,对于王皓提议公司新招至少11个人的提议,他完全就不理解。

按照王明义的想法,目前农贸公司这边,人手虽然有些不够,但是绝对不至于需要这么多人的地步。

“那你们是什么意见?”抬头朝其余几个人看过去,王皓也不急着解释。

“我没意见!”杨三摇了摇头。

实际上,杨三倒不是没有意见,只不过这家伙跟着王皓的时间长,对于王老板的想法他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如果没有十足的理由,王老板怎么可能会提出这么离谱的数字。

“我也没意见,只不过我想知道这11个人你是怎么安排的?”相比于杨三,张立伟明显要直接得多。

“具体的安排是这样的,新招收的11个人里面,有一个人要去行政办公室那边,办公室目前只有红姨一个人负责,咱们得给她配个助手,要不然一个人根本就忙不开。”

对于杨向红的安排,王皓还是很清楚的,众人也没有意见,给杨向红配一个助手,这是一早就已经定下来的事情。

“至于其他十个人,很简单,全部都放到工程管理部那边!”办公室里,王皓说完,这一下子,不仅仅是王明义懵了,就连杨三跟张立伟都有点面露狐疑。

10个人!全部放在工程管理部?这不闹么!

“用不着这么多人吧?”

“我怎么听着觉得有点像是搭戏台子,10个人一下子都给扔进工程管理部,他们来干啥?”

“别的不说,这10个人每个月的工资也不是个小数目。”

瞬间,屋子里一下子就变得嘈杂起来,王皓顿时也有些头疼,他倒是没想到,自己这个提议,居然会招致集体反对。……

“行了,你们休息一下,先喝点汤。”

办公室里,杨向红推开门,见满屋子的烟味,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说道,随即就端着一大盆排骨汤走进屋里,身后蒋明利则捧着几个白瓷碗进来。

“休息休息,先喝碗汤再说!”

“对了,小蒋,上回你跟我说的那事儿,咋样了?”杨三从杨向红手里接过排骨汤,跐溜地灌了满满一嘴咽下去,抬头就朝身侧的蒋明利问道。